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昌乐县供电公司闫旭辉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昌乐县供电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电力系统负荷均衡控制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20784878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11-18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511279064.4,技术领域涉及:H02J3/06;该发明授权一种电力系统负荷均衡控制方法是由闫旭辉;李周鹏;刘奇;张军;赵健平;黄佳丽;王鹏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5-09-09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电力系统负荷均衡控制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负荷均衡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运行控制与调度领域,其包括:获取电网全局运行参数生成负荷功率目标调整值;采集各供电分区内负荷能力数据并聚合生成虚拟资源集合;基于负荷功率目标调整值对虚拟资源集合进行优化计算,生成负荷控制指令集;将指令下发执行并进行闭环补偿调节。本发明采用全局优化与区域自治相结合的分层控制架构,能够实现宏观负荷均衡与微观成本效益的协同优化,并在通信中断时进行应急自治控制,显著提升了电网运行的可靠性、鲁棒性与调控的精准性。
本发明授权一种电力系统负荷均衡控制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电力系统负荷均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电网调度中心的全局运行参数与超短期负荷预测数据,通过潮流计算和以总体负荷均衡与线损最小化为优化目标,得到各供电分区的负荷功率目标调整值; 采集各供电分区内包含实时运行功率、最大可调节功率与可持续调节时间的标准化负荷能力画像数据包,并聚合生成表征区域可调节负荷资源的虚拟资源集合,其中,采集负荷控制终端的实时运行数据和负荷特性参数,并提取负荷控制终端的功率特性、时间特性和响应特性;采用数据标准化处理方法,将提取的参数转换为包含实时运行功率、最大可调节功率、可持续调节时间及调节响应速率的标准化负荷能力画像数据包;对所述标准化负荷能力画像数据包进行解析与聚合,通过多维度资源聚合算法,生成表征本区域可调节负荷资源的虚拟资源集合; 基于所述负荷功率目标调整值,结合全局运行参数中从配电网关键节点实时采集的电压数据,以调节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对虚拟资源集合中的资源进行排序与组合优化,生成负荷控制指令集,其中,基于所述虚拟资源集合中各资源的功率特性、时间特性和响应特性,建立多维度的负荷调节优先级动态排序模型;建立考虑负荷响应延迟和用户激励的调节成本模型,量化虚拟资源集合中各资源的调节成本;在所述配电网关键节点的实时电压数据所确定的安全约束下,以调节成本模型为优化目标,并结合负荷调节优先级动态排序模型的结果,对虚拟资源集合中的资源进行组合优化,得到优化后的调节资源组合;将所述优化后的调节资源组合转化为包含具体控制对象与控制参数的负荷控制指令集; 将所述负荷控制指令集下发至对应的负荷控制终端执行负荷调节,监测实际的负荷变化量与电压变化情况,将实际调节结果与负荷功率目标调整值进行比对,计算调节偏差并执行闭环补偿调节; 其中,对所述标准化负荷能力画像数据包进行解析与聚合包括:对最大可调节功率进行加权求和计算,生成区域总调节容量;对可持续调节时间进行平均值计算,得到平均可持续时间;对调节响应速率进行最小值筛选,生成最快响应速率; 其中,所述建立多维度的负荷调节优先级动态排序模型的步骤包括:基于所述实时运行功率和区域总调节容量,计算得到表征资源当前可调节潜力的负荷调节裕度指标;基于所述平均可持续时间和最快响应速率,计算得到表征资源调控稳定性和响应速度的负荷调节持久性指标和负荷调节灵敏度指标;采用多指标加权融合算法,对负荷调节裕度指标、负荷调节持久性指标和负荷调节灵敏度指标进行综合评分,得到每个资源的最终调节优先级,并依据调节优先级对虚拟资源集合中的资源进行排序; 其中,所述建立考虑负荷响应延迟和用户激励的调节成本模型包括:针对所述虚拟资源集合中的每一个资源,获取表征该资源单位功率的固有调节成本的基础调节成本参数;基于所述标准化负荷能力画像数据包中的调节响应速率,通过非线性映射函数,计算得到量化资源响应延迟对稳定性潜在影响的响应延迟成本参数;依据预设的分段用户激励政策,通过分段线性函数,计算得到激励用户参与调控所需经济补偿的用户激励成本参数。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昌乐县供电公司,其通讯地址为:262400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洪阳街1189号城关商务社区10号楼;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以上内容由龙图腾AI智能生成。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815号
请提出您的宝贵建议,有机会获取IP积分或其他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