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陈国跃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四川农业大学申请的专利一种利用小麦农家种进行条锈病抗性与产量协同改良创制新种质的育种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7296704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10-14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311276757.9,技术领域涉及:A01H1/02;该发明授权一种利用小麦农家种进行条锈病抗性与产量协同改良创制新种质的育种方法是由陈国跃;蒋云峰;李豪;张潇月;管方念;王际睿;魏育明;郑有良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3-10-06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利用小麦农家种进行条锈病抗性与产量协同改良创制新种质的育种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申请涉及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小麦农家种进行条锈病抗性与产量协同改良创制新种质的育种方法。本发明通过建立“两段式”育种改良方法,采用杂交、第一段回交及第二段自交渐进式聚合其优异等位位点并剔除其不利基因,协同改良抗性与产量,将来自小麦农家种的成株期条锈病抗性基因转育到已丧失条锈病抗性的育成小麦品种背景中,创制了一系列可供小麦条锈病抗性育种利用且综合性状良好的中间材料。
本发明授权一种利用小麦农家种进行条锈病抗性与产量协同改良创制新种质的育种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利用小麦农家种进行条锈病抗性与产量协同改良创制新种质的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以早熟、矮杆、大粒、高感条锈病小麦育成品种川农16为母本,以晚熟、高杆、低千粒重、携带条锈病抗性基因QYr.BYZ-5BS和Yr18且具有成株期条锈病抗性的中国小麦农家种笨蚰子麦为父本,杂交获得F1杂交种子; 次年小麦生产季种植F1,与受体材料川农16作为轮回亲本回交,获得BC1F1种子; 第三小麦生产季,种植所述BC1F1分离世代群体,设置株高渐进式改良单株选择标准为株高≤100cm,进行田间条锈病抗性鉴定,提取单株DNA进行特异性分子检测,保留同时携带成株期条锈病抗性基因QYr.BYZ-5BS和Yr18、且株高≤100cm、成株期表现高抗条锈病的单株,在开花期与受体轮回亲本川农16回交,成熟后混收杂交种子获得BC2F1种子; 第四小麦生产季,种植所述BC2F1分离世代群体,设置株高渐进式改良单株选择标准为株高≤95cm,进行田间条锈病抗性鉴定,提取单株DNA进行特异性分子检测,保留同时携带成株期条锈病抗性基因QYr.BYZ-5BS和Yr18、且株高≤95cm、成株期表现高抗条锈病的单株,在开花期与受体轮回亲本川农16回交,成熟后混收杂交种子获得BC3F1种子; 第五生产季,种植所述BC3F1分离世代群体,设置株高渐进式改良单株选择标准为株高≤90cm,产量相关性状选择标准为生育期≤190天、有效分蘖数≥5个、穗长≥9cm、小穗数≥11个、穗粒数≥55粒、千粒重≥45克,进行田间条锈病抗性鉴定,提取单株DNA进行特异性分子检测,保留同时携带成株期条锈病抗性基因QYr.BYZ-5BS和Yr18、且株高≤90cm、田间表型符合所述产量相关性状选择标准且成株期表现高抗条锈病的单株,成熟后混收自交种子获得BC3F2种子; 第六生产季,种植所述BC3F2分离世代群体,设置株高单株选择标准为株高≤90cm,产量相关性状选择标准为生育期≤190天、有效分蘖数≥5个、穗长≥9cm、小穗数≥11个、穗粒数≥55粒、千粒重≥45克,进行田间条锈病抗性鉴定,提取单株DNA进行特异性分子检测,保留同时携带成株期条锈病抗性基因QYr.BYZ-5BS和Yr18纯合、且株高≤90cm、田间表型符合产量相关性状选择标准且成株期表现高抗条锈病的单株,成熟后按单株收获自交种子获得BC3F3种子,每个单株种子成为稳定株系; 第七生产季,将获得的BC3F3单株种子以小区方式按田间设计播种,进行田间条锈病抗性鉴定,对每个株系进行成株期条锈病抗性基因QYr.BYZ-5BS和Yr18分子鉴定,调查生育期,所述生育期包括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成熟后选取单株进行株高、有效分蘖数、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性状考察分析,获得成株期高抗条锈病、携带成株期条锈病抗性基因QYr.BYZ-5BS和Yr18、生育期及产量相关性状优异的小麦新种质。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其通讯地址为:625099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以上内容由龙图腾AI智能生成。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815号
请提出您的宝贵建议,有机会获取IP积分或其他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