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拖动滑块完成拼图
个人中心

预订订单
商城订单
发布专利 发布成果 人才入驻 发布商标 发布需求

请提出您的宝贵建议,有机会获取IP积分或其他奖励

投诉建议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龙图腾公众号
首页 专利交易 IP管家助手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积分商城 国际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利喜报 > 天津万华股份有限公司田立斌获国家专利权

天津万华股份有限公司田立斌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天津万华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仿纸标签用聚酯白膜及其制备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5674630B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9-30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211328035.9,技术领域涉及:B29C48/18;该发明授权一种仿纸标签用聚酯白膜及其制备方法是由田立斌;赵富;王淑生;刘伯骏;王晶;李继庆;穆倩;赵松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2-10-26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一种仿纸标签用聚酯白膜及其制备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纸标签用聚酯白膜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共混方法制备轻质原料,通过轻质原料添加,控制仿纸标签用聚酯白膜密度在1.0gm3‑1.2gm3;芯层添加轻质原料和白母料,实现高遮盖度,印刷层使用高含量含硅母料实现仿纸质标签的低光泽;通过使用水性叔碳酸环氧丙烯酸树脂配方的在线涂布工艺实现高油墨附着力。本发明无需进行后续离线涂布,节约了后续涂布生产成本,避免了印刷断点、脱墨等问题产生,仿纸标签用聚酯白膜强度高、密度低、具有纸质标签的质感、密度、光泽和颜色,耐高温加工、油墨附着力高。

本发明授权一种仿纸标签用聚酯白膜及其制备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仿纸标签用聚酯白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轻质原料制备:将聚4‑甲基戊烯‑1与PET切片及增韧剂乙烯三元共聚物按质量百分比聚4‑甲基戊烯‑1:PET切片:增韧剂乙烯三元共聚物=40%‑45%:50%‑56%:4%‑5%;通过加料螺杆混合均匀,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挤出机温度设置为250℃‑265℃,控制水槽温度30‑35℃,切粒后制成轻质原料; 2水性涂布液的配制: 按质量百分比,涂布液包括以下成分磺基丁二酸酯0.8%‑1%水性叔碳酸环氧丙烯酸树脂30%‑32%交联剂异氰酸酯0.2%‑0.3%余量为去离子水; 3原料配方:仿纸标签用聚酯白膜采用三层共挤,包括一个芯层和两个面层,其中最上层为印刷层,最下层为抗粘连层;中间为芯层,芯层采用70%‑75%的轻质原料与25%‑30%的二氧化钛母料混合,印刷层采用40%‑50%含量为30000ppm的含硅聚酯母料和50%‑60%的PET切片混合,抗粘连层采用70%‑80%含量为30000ppm的含硅聚酯母料和20%‑30%PET切片混合,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 4挤出工艺:芯层原料经155℃‑160℃,25‑30分钟预结晶,145℃‑150℃,5‑6小时干燥,由单螺杆主挤出机挤出,挤出温度260℃‑265℃;两个面层原料由双螺杆辅助挤出机挤出,挤出温度270℃‑275℃;三层原料挤出量按质量百分比印刷层:芯层:抗粘连层=8%‑10%:78%‑80%:10%‑12%,熔体挤出后经激冷辊30℃‑33℃冷却,并经2.9‑3.0倍纵向拉伸后得到薄膜进行在线涂布; 5凹辊涂布:将步骤2制备的涂布液,通过供液泵打入中间料罐,中间泵将中间料罐中的涂布液泵入密闭的刮刀腔内,凹辊将腔内涂布液通过与薄膜的接触包角转移到薄膜印刷层,在薄膜印刷层表面形成涂布层;涂布液温度为18℃‑20℃,涂布过程湿涂厚度控制在4.5‑5.0μm,涂布速度为75‑110mmin; 6横拉成膜:覆有涂布液的薄膜铸片进入横向拉伸设备,横拉倍数为3.6‑3.8倍,横向拉伸预热段温度为102‑104℃,涂布液挥发水分,在薄膜表面形成均匀的水性叔碳酸环氧丙烯酸化学处理层,热定型温度为232℃‑235℃,薄膜形成稳定的热收缩率和机械强度,横拉后经牵引收卷制成仿纸标签用聚酯白膜。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天津万华股份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300385 天津市西青区经济开发区兴华道7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以上内容由龙图腾AI智能生成。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