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科语机器人有限公司请求不公布姓名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广州科语机器人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基于电压控制的轨迹跟踪方法、装置及移动机器人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5657652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9-30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210288388.4,技术领域涉及:G05D1/43;该发明授权一种基于电压控制的轨迹跟踪方法、装置及移动机器人是由请求不公布姓名;邓亮;郑卓斌;王立磊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2-03-23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基于电压控制的轨迹跟踪方法、装置及移动机器人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电压控制的轨迹跟踪方法、装置及移动机器人,方法通过建立移动机器人在未知纵滑和侧滑下的运动学模型和第一动力学模型;建立驱动电机的第二动力学模型;根据第一动力学模型和第二动力学模型,得到总动力学模型;根据运动学模型和运动学控制模块,得到外环控制回路;基于外环控制回路以实现移动机器人的位姿跟踪;根据动力学控制模块和总动力学模型,得到以电压为总动力学模型控制输入的内环控制回路;基于内环控制回路采用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对引入的集总扰动进行估计和补偿,并设计自抗扰控制器使移动机器人的当前速度收敛到运动学控制模块生成的期望速度,以实现对移动机器人精准地轨迹跟踪,提高移动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性能。
本发明授权一种基于电压控制的轨迹跟踪方法、装置及移动机器人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基于电压控制的轨迹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建立移动机器人在未知纵滑和侧滑下的运动学模型和第一动力学模型; 建立所述移动机器人驱动电机的第二动力学模型;根据所述第一动力学模型和第二动力学模型,得到总动力学模型; 根据所述运动学模型和预先建立的运动学控制模块,得到外环控制回路;基于所述外环控制回路以实现所述移动机器人的位姿跟踪; 根据所述预先建立的动力学控制模块和所述总动力学模型,得到以电压为总动力学模型控制输入的内环控制回路;基于所述内环控制回路采用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对引入的集总扰动进行估计和补偿,并设计自抗扰控制器使移动机器人的当前速度收敛到所述运动学控制模块生成的期望速度,以实现所述移动机器人的轨迹跟踪;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内环控制回路并采用电压控制方式对引入的集总扰动进行估计和补偿的步骤包括: 设计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通过所述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对引入所述总动力学模型的集总扰动进行估计和补偿;其中,所述集总扰动包括以下信息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移动机器人未知纵滑和侧滑扰动信息、建模不确定及未知输入扰动信息; 其中,所述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为通过以下函数得到: 其中,分别为状态向量x1、x2、x3的估计值,x1=z,x3=ds,z为移动机器人的实际速度,为系统集总扰动,且ΔMs为Ms的变化量,τd为未知有界可导力矩扰动,为移动机器人发生侧滑时引起的非匹配扰动向量,μ为移动机器人侧滑速度,θ为移动机器人的方向角,η=[ηv ηω]T,ηv=rξr+ξl2为纵滑速度,ηω=rξr‑ξl2b为纵滑引起的横摆率扰动,r为移动机器人驱动轮半径,2b为两驱动轮之间的距离,ξl、ξr分别为移动机器人左右驱动轮纵滑引起的干扰角速度,m、J分别为移动机器人的质量和转动惯量,La、Ra、kt、kb分别为驱动电机的电枢电感、电枢电阻、转矩常数和反电动势常数,N为机械齿轮减速比;β1、β2、β3分别为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第一增益、第二增益、第三增益,分别取值为:ωo>0为观测器带宽; ua=[uar ual]T表示移动机器人右、左驱动轮控制电压; 其中,所述使移动机器人的当前速度收敛到所述运动学控制模块生成的期望速度的步骤包括: 设计自抗扰控制器,通过所述自抗扰控制器对所述移动机器人的当前速度进行控制,以使移动机器人的当前速度收敛到所述运动学控制模块生成的期望速度; 其中,所述自抗扰控制器为通过以下函数得到: 其中,分别为状态向量x1、x2、x3的估计值,x1=z,x3=ds,z为移动机器人的实际速度,为系统集总扰动,且ΔMs为Ms的变化量,τd为未知有界可导力矩扰动,为移动机器人发生侧滑时引起的非匹配扰动向量,μ为移动机器人侧滑速度,θ为移动机器人的方向角,η=[ηv ηω]T,ηv=rξr+ξl2为纵滑速度,ηω=rξr‑ξl2b为纵滑引起的横摆率扰动,r为移动机器人驱动轮半径,2b为两驱动轮之间的距离,ξl、ξr分别为移动机器人左右驱动轮纵滑引起的干扰角速度,m、J分别为移动机器人的质量和转动惯量,La、Ra、kt、kb分别为驱动电机的电枢电感、电枢电阻、转矩常数和反电动势常数,N为机械齿轮减速比;zc为移动机器人的辅助速度,为控制器增益,ωc0为控制器带宽; 其中,所述总动力学模型为通过以下函数得到: 其中,ua=[uar ual]T表示移动机器人右、左驱动轮控制电压,ΔMs为Ms的变化量,τd为未知有界可导力矩扰动,为移动机器人发生侧滑时引起的非匹配扰动向量,μ为移动机器人侧滑速度,θ为移动机器人的方向角,η=[ηv ηω]T,ηv=rξr+ξl2为纵滑速度,ηω=rξr‑ξl2b为纵滑引起的横摆率扰动,r为移动机器人驱动轮半径,2b为两驱动轮之间的距离,ξl、ξr分别为移动机器人左右驱动轮纵滑引起的干扰角速度,m、J分别为移动机器人的质量和转动惯量,La、Ra、kt、kb分别为驱动电机的电枢电感、电枢电阻、转矩常数和反电动势常数,N为机械齿轮减速比。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广州科语机器人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511470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大岗镇豪岗大道30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