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陆振华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申请的专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8304355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9-26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410453911.3,技术领域涉及:A61K9/52;该发明授权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是由陆振华;蔡萧君;王欣;范明明;吕波;张国帅;李阳光;魏罡杰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4-04-16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方法很难完好到达病灶部位的问题。方法:一、地榆和乌梅混合物的碳化;二、炭化物提取纯化;三、棕榈炭‑马齿苋的制备;四、五倍子、石榴皮发酵提取物的制备;五、凝胶微丸的制备;六、五倍子和石榴皮发酵物结肠定位微丸的制备;将凝胶微丸与五倍子和石榴皮发酵物结肠定位微丸混合,即得。本申请制备的双重结肠微丸在体外释放试验中,在模拟胃酸的环境下2h能基本不释放,在模拟小肠液的环境中3h释放较少,只在6%左右,在模拟结肠液的环境中7h能释放达到90%以上。本发明属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制备领域。
本发明授权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一、地榆和乌梅混合物的碳化 称取干燥生地榆100.0g和乌梅100g,然后将生地榆和乌梅置于干净的坩埚内,取干净锡箔纸覆盖坩埚口,加盖密封后平稳放置于马弗炉内,将马弗炉设定为两个升温梯度,第一梯度为10min内升温至80℃,保持35min;第二梯度为45min内升温至260℃-380℃,保持1.5h,收集得到地榆与乌梅炭化混合物粉末; 二、炭化物提取纯化 称取地榆与乌梅炭化混合物粉末100g,加入地榆与乌梅炭化混合物粉末重量8~10倍的去离子水,置于1L烧杯中浸润,然后加入二氧化硅,使用玻璃棒均匀搅拌,静置30min,得混合物,混合物中二氧化硅的质量浓度为0.1%; 在温度为65℃的条件下,超声提取两次,每次提取时间35min,用纱布过滤,去除较大颗粒,收集合并滤液,最后滤液经0.45μm微孔滤膜过负压抽滤提取三次,得到水提液; 用旋转蒸发仪将水提液浓缩,然后置于3000Da截留分子量的透析袋中封袋透析,透析液为去离子水,透析时间不少于96h,透析至袋外溶液无色透明,于此期间6小时换一次透析袋,取出渗出溶液,然后旋转蒸发仪以14000rmin,离心15分钟,获得上清液,将上清液冻干,得到炭化的地榆与乌梅混合物冻干粉; 三、棕榈炭-马齿苋的制备 取马齿苋100g,加入马齿苋重量8~10倍乙醇,回流提取两次,合并滤液,旋转至无醇味,得马齿苋提取液; 将150g净棕榈浸泡于马齿苋提取液中6h后,放置锅内,锅上面扣一个较小锅,两锅结合处用黄泥封固,较小锅上压一重物,用武火加热煅透,冷后取出,切成小块,置热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黑褐色、内部焦褐色时,喷淋清水,灭尽火星,取出,及时摊晾,凉透,即得棕榈炭粗粉; 取棕榈炭粗粉100g用质量浓度95%乙醇回流提取2h,滤渣再用质量浓度75%乙醇提取2h,趁热过滤合并滤液,用醋酸乙酯萃取,用旋转蒸发仪浓缩滤液,除去残留乙醇,经冻干,得棕榈炭冻干粉; 四、五倍子、石榴皮发酵提取物的制备 取五倍子50g,烘箱60℃烘干4h,粉碎过40目筛,得五倍子粉末; 取石榴皮50g,烘箱60℃烘干6h,粉碎过40目筛,得石榴皮粉末; 在无菌操作台,用接菌环蘸取冻存的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凝结芽孢杆菌的菌液,划线接种于MRS固体培养基,恒温箱培养24h,然后挑取菌落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连续传代培养3天,得到混合菌; 取活化的混合菌按3%接种量接种到装有五倍子粉末、石榴皮粉末、300mL发酵液体培养基的500mL三角瓶中,35℃摇床,180rmin培养48h,获得五倍子、石榴皮的发酵液和发酵物; 将发酵物按照料液比1:8的比例用质量浓度75%乙醇提取,每次提取4h,共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经冻干后,获得发酵物提取物; 五、凝胶微丸的制备 将炭化的地榆与乌梅混合物冻干粉和棕榈炭冻干粉混合,得炭化的地榆与乌梅混合物冻干粉和棕榈炭冻干粉混合物,加入油相,每克油相含有炭化的地榆与乌梅混合物冻干粉和棕榈炭冻干粉混合物5mg,涡旋震荡后,超声20~25min使其溶解,得到含炭粉提取物油相; 所述炭化的地榆与乌梅混合物冻干粉和棕榈炭冻干粉的质量比为1:1,所述油相由单辛酸丙二醇酯、玉米油和辛酸癸酸甘油三酯按照1:0.5:0.05的质量比组成; 将乳化剂于70℃烘箱中加热,待其完全融化后置于小烧杯中,加入等量助乳化剂聚乙二醇600,使用细胞破碎仪破碎60s后,即得混合乳化剂; 所述乳化剂由聚乙二醇15-羟基硬脂酸酯与吐温20按照1:1的质量比组成; 将质量浓度为1.5%油酸加入到含炭粉提取物油相中,磁力搅拌器搅拌混合5min后,加入30℃恒温的混合乳化剂,继续搅拌30min,再用细胞破碎仪破碎60s,然后置于30℃恒温的磁力搅拌器上逐滴加入蒸馏水,蒸馏水加入量为油酸、含炭粉提取物油相和蒸馏水总重量的35.5%,得到炭粉提取混合物纳米乳剂; 称取0.5g海藻酸钠溶解在30mL去离子水中,在室温下搅拌,得到均匀的海藻酸钠溶液; 称取0.05g透明质酸钠溶液溶解在10mL去离子水中,充分溶胀后,得到透明质酸钠溶液; 称取0.2g卡波姆940,溶解于20mL去离子水中,于室温下放置24h,待其充分溶胀后,即得卡波姆溶液; 将海藻酸钠溶液、透明质酸钠溶液和卡波姆溶液按照质量比为1:0.2:1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即得混合凝胶液; 将炭粉提取混合物纳米乳剂加入混合凝胶液中,其中炭粉提取混合物纳米乳剂与混合凝胶液质量比为1:1.5,室温下先采用细胞破碎仪破碎30s,室温下磁力搅拌30min至混合均匀,然后通过带有0.45mm针头的5mL注射器逐滴加入到CaCl2和CaSO4的混合溶液中搅拌15min,过滤,收集交联纳米乳凝胶复合物,用蒸馏水漂洗去除未反应的CaCl2和CaSO4的混合溶液,然后冷冻干燥,得到凝胶微丸; 所述CaCl2和CaSO4的混合溶液中CaCl2和CaSO4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 所述炭化的地榆与乌梅混合物冻干粉和棕榈炭冻干粉混合物占凝胶微丸质量的22%; 所述乳化剂占凝胶微丸质量的40.0%; 所述质量浓度为1.5%油酸占凝胶微丸质量的2.5%; 六、五倍子和石榴皮发酵物结肠定位微丸的制备 药物层: 将步骤四制备的五倍子、石榴皮的发酵液加到水中,五倍子、石榴皮的发酵液与水的质量比为3:7,超声溶解,配成五倍子石榴皮发酵水溶液; 制备时滞层包衣液: 将步骤四制备的发酵物提取物分散在质量浓度为1.5%、温度为60℃的醋酸水溶液中,且醋酸水溶液中乙基纤维素与醋酸的质量比为3∶1,搅拌至充分水合,再依次加入增塑剂柠檬酸三乙酯、微粉硅胶、气相二氧化硅持续搅拌均匀,得到时滞层包衣液; 所述醋酸水溶液为包衣液,且占五倍子和石榴皮发酵物结肠定位微丸重量的7%; 所述柠檬酸三乙酯占时滞层包衣液重量的15%; 所述微粉硅胶占时滞层包衣液重量的10%; 所述气相二氧化硅占时滞层包衣液重量的2%; 制备pH依赖外层包衣液: 在磁力搅拌下,将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基纤维素加入至乙醇中完全溶解后,依次加入柠檬酸三乙酯和滑石粉,充分搅拌,即得pH依赖外层包衣液; 所述甲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由甲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甲酯按照1:2的质量比制备; 所述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由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按照1:1:1的质量比制备; 所述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基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5:1; 所述柠檬酸三乙酯占pH依赖外层包衣液质量的3%; 所述滑石粉占pH依赖外层包衣液质量的0.5%; 将五倍子石榴皮发酵水溶液、时滞层包衣液、pH依赖外层包衣液在流化床中预热至40~42℃,然后在进风量100~120m3h、进风温度60~70℃、雾化压力120~140kPa、喷液体积流量4~8mLmin的条件下,依次包裹药物层、时滞层、pH依赖层,即得五倍子和石榴皮发酵物结肠定位微丸; 其中时滞层占五倍子和石榴皮发酵物结肠定位微丸重量的7%; pH依赖层占五倍子和石榴皮发酵物结肠定位微丸重量的20%~35%; 将步骤五制备的凝胶微丸与步骤六制备的五倍子和石榴皮发酵物结肠定位微丸按照1:1的质量比混合,得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组合物; 或者将步骤五制备的凝胶微丸与步骤六制备的五倍子和石榴皮发酵物结肠定位微丸按照1:2的质量比混合,得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组合物; 或者将步骤五制备的凝胶微丸与步骤六制备的五倍子和石榴皮发酵物结肠定位微丸按照2:1的质量比混合,得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组合物。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其通讯地址为:15003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三辅街142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