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程玉贤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航空发动机双轴颈类可调静子叶片耐磨涂层镀覆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20330651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9-26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510820425.5,技术领域涉及:C23C4/129;该发明授权一种航空发动机双轴颈类可调静子叶片耐磨涂层镀覆方法是由程玉贤;王安国;卢晓喆;阚敏;刘礼祥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5-06-19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航空发动机双轴颈类可调静子叶片耐磨涂层镀覆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零部件耐磨涂层镀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双轴颈类可调静子叶片耐磨涂层镀覆方法,其包括专用镀覆装置的设计与使用、创新喷涂工艺及涂层后处理。专用装置由筒、筒盖、长套、短套、夹子等组成,实现对非涂覆区域的精准防护;喷涂工艺通过控制吹砂、喷涂及冷却参数确保涂层性能,涂层厚度0.2~0.3mm,硬度值≥950HV0.3;后处理采用外磨圆床加工,表面粗糙度达Ra0.4μm。本发明能够高效、精准地完成狭小区域镀覆,显著提升航空发动机双轴颈类可调静子叶片耐磨性与服役寿命,满足航空发动机苛刻工况及批量生产需求。
本发明授权一种航空发动机双轴颈类可调静子叶片耐磨涂层镀覆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航空发动机双轴颈类可调静子叶片耐磨涂层镀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计镀覆装置,并将双轴颈类可调静子叶片安装在专用镀覆装置上,对叶片的非镀覆区域进行保护,镀覆区域包括叶片轴颈部位和叶片轴肩部位; 所述镀覆装置由筒、筒盖a、长套、筒盖b、短套、夹子、销、盖形螺母、螺母和螺栓组成,其中: 镀覆叶片轴颈部位时,将所述叶片装入筒中,利用筒的台肩面及内孔对叶片进行定位;将所述筒盖b旋入所述筒的螺纹端,对所述叶片的上台肩面进行防护;将至少两个夹子通过螺母和螺栓固定在叶片的轴径上,对轴径中段的非喷涂区域进行防护;将短套装入所述叶片上端;通过销和盖形螺母将镀覆装置与喷涂设备连接; 镀覆叶片轴肩部位时,拆卸筒盖b、短套及夹子,并将所述筒盖a旋入筒的螺纹端,将长套装入叶片上端; 步骤2、对镀覆区域采用航空煤油氧气混合燃料超音速火焰喷涂工艺镀覆WC-Co耐磨涂层;所述涂层厚度为0.2~0.3mm; 步骤2.1、对镀覆区域进行干吹砂处理,所述吹砂采用7.0~8.5mm枪嘴直径的吹砂枪、60#白刚玉砂,吹砂距离140~180mm,压缩空气压力0.25~0.35MPa;其中,对所述叶片轴颈部位的吹砂角度为55°~85°,对所述叶片轴肩部位的吹砂角度为15°~45°;转盘转速30~40rpm,吹砂枪移动速度为5mms; 步骤2.2、将吹砂后的叶片及镀覆装置固定在十个工位转台上,实现10件所述叶片同时喷涂; 步骤2.3、采用煤油氧气混合燃料超音速火焰喷涂工艺镀覆WC-Co耐磨涂层,镀覆参数包括:枪管长度101.6mm,喷涂距离350~380mm,送粉速率80~90gmin,氧气流量800~880NLPM,煤油流量18~22Lh,载气为氩气,载气流量9.0~10.0NLPM,零件转速540~660rpm,喷枪移动速度90~110mms;其中,对所述叶片轴颈部位的喷涂角度为80°~90°,对所述叶片轴肩部位的喷涂角度为65~75°; 步骤2.4、镀覆涂层后,从转台上取下所述叶片,拆除镀覆装置;使用非金属工具将叶片表面的残留物去除,并清理涂层飞边,使涂层边缘过渡平滑;使用经油水分离器处理后清洁、干燥的压缩空气吹除所述叶片上的涂层碎屑及其他多余物,并使用软布或浸渍的脱脂棉将叶片擦拭干净; 步骤3、对喷涂后的涂层表面进行磨加工,使涂层表面呈均匀金属光泽,粗糙度Ra0.6μm; 其中WC-Co耐磨涂层粉末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Co:15.0~18.0wt%、C:4.5~5.6wt%、Fe不大于2.0wt%、W不小于76.0wt%、其他杂质总量不大于1.0wt%,其粉末粒径分布范围需满足:粒径为53μm以上的不大于2.0wt%、粒径为45μm~53μm的不大于20.0wt%、粒径为10μm~45μm的不小于75.0wt%、粒径为10μm以下的不大于3.0wt%。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其通讯地址为:110043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东塔街6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