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王钧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考虑温度的刹车机轮动力学特性计算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5828682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9-19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211496816.9,技术领域涉及:G06F30/23;该发明授权一种考虑温度的刹车机轮动力学特性计算方法是由王钧;刘刚;宁睿;吴莹莹;李柯润;赵亮亮;李林蔚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2-11-25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考虑温度的刹车机轮动力学特性计算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涉及航空起落架设计领域,具体是一种考虑温度的刹车机轮动力学特性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计算刹车壳体的承压盘块、静盘块一、静盘块二、静盘块三、压紧盘块各相邻零件块之间的等效连接刚度;步骤二:从CATIA模型中导入刹车机轮零件;步骤三:将刹车壳体划分为五个零件块,设置刹车机轮零件的材料属性;对全部的刹车机轮零件进行网格划分,将各刹车机轮零件按照实际装配位置进行装配及定位;步骤四:建立上刹车机轮零件和零件块的质心参考点,运动参考点,机轮质心的参考点,刹车壳体固定点的地面参考点,活塞运动参考点;步骤五:为刹车机轮零件和零件块建立刚体约束、连接单元和接触作用;施加边界条件进行求解。
本发明授权一种考虑温度的刹车机轮动力学特性计算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考虑温度的刹车机轮力学特性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计算刹车壳体的承压盘块、静盘块一、静盘块二、静盘块三、压紧盘块各相邻零件块之间的等效连接刚度,包括:等效扭转刚度和等效拉伸刚度,计算过程如下: a)在零件操作界面:按照压紧盘、静盘一、静盘二、静盘三、承压盘与刹车壳体实际装配后其质心相对刹车壳体的坐标,通过依次输入其坐标建立对应的数据点; b)将刹车壳体过上述数据点沿刹车壳体中心线方向进行切分; c)依次选取上述数据点建立参考点YJP、JP1、JP2、JP3、CYP;以刹车壳体和汽缸座配合平面与刹车壳体中心线的交点建立参考点QGZ; d)将上述参考点及与之对应的切分面、刹车车壳体和汽缸座配合平面分别耦合; e)将刹车壳体零件块中的任意一个参考点固定,对其旁边的参考点施加幅值为A的轴向扭转位移,其余自由度固定,计算固定参考点的轴向支反扭矩; 所述等效扭转刚度等于所述轴向支反扭矩除以所述轴向扭转位移; F)将刹车壳体零件块中的任意一个参考点固定,对其旁边的参考点施加幅值为B的轴向位移,其余自由度固定,计算固定参考点的轴向支反力; 所述等效拉伸刚度等于所述轴向支反力除以所述轴向位移; 步骤二:从CATIA模型中导入以下刹车机轮零件:汽缸座、刹车壳体、动盘、静盘、承压盘、压紧盘、活塞、机轮及轮轴,分别以汽缸座、动盘、静盘、承压盘、压紧盘、活塞的质心处建立各零件的参考点,记为RP-QGZ、RP-DP、RP-JP、RP-YJP、RP-CYP、RP-HS、RP-JL、RP-LZ; 步骤三:根据刹车壳体与静盘、承压盘、压紧盘的装配关系,以动盘对称面将刹车壳体划分为以下五个零件块:承压盘块、静盘块一、静盘块二、静盘块三、压紧盘块,记为KT-YJP、KT-JP1、KT-JP2、KT-JP3、KT-CYP; 步骤四:设置刹车机轮零件的材料属性; 步骤五:对全部的刹车机轮零件进行网格划分,定义温度位移耦合单元,开启二阶精度选项; 步骤六:将各刹车机轮零件按照实际装配位置进行装配及定位; 步骤七:建立上刹车机轮零件和零件块的质心参考点,运动参考点,机轮质心的参考点,刹车壳体固定点的地面参考点,活塞运动参考点; 步骤八:为刹车机轮零件和零件块建立刚体约束; 步骤九:为各刹车机轮零件、零件块及其参考点定义连接单元; 步骤十:为所有刹车盘摩擦面之间定义接触相互作用;为刹车壳体零件块与刹车盘之间定义接触相互作用; 步骤十一:在机轮质心参考点根据刹车能量及刹车速度设置附加转动惯量; 步骤十二:定义温度位移耦合分析步;设置场数据和历程数据输出频率; 步骤十三:设置边界条件; 步骤十四:对机轮及所有动盘的参考点施加初始转速,对所有零件和参考点施加初始温度,对活塞施加活塞推力,开始求解。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科技七路5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