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李泽宏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电子科技大学申请的专利低密勒电容的MOSFET器件及制备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8538773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9-19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410691168.5,技术领域涉及:H10D30/66;该发明授权低密勒电容的MOSFET器件及制备方法是由李泽宏;李岫芸;郭心如;王彤阳;任敏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4-05-30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低密勒电容的MOSFET器件及制备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密勒电容的MOSFET器件及制备方法,包括重掺杂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衬底、轻掺杂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外延层、重掺杂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垂直沉片、栅极介质层、N型多晶硅、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体区、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轻掺杂漏区、重掺杂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漏极接触区、重掺杂第二导电类型源区、P型多晶硅、源极金属场板下方绝缘介质层、源极金属场板、源极金属场板与漏极金属隔离介质层、漏极金属、源极金属;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低密勒电容的MOSFET器件,其栅极包含两种不同掺杂的多晶硅,所形成的多晶硅PN结引入了多晶硅PN结耗尽区电容,与器件原有的密勒电容串联,整体密勒电容减小。
本发明授权低密勒电容的MOSFET器件及制备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低密勒电容的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重掺杂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衬底1、轻掺杂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外延层2、重掺杂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垂直沉片3、栅极介质层4、N型多晶硅5、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体区6、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轻掺杂漏区7、重掺杂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漏极接触区8、重掺杂第二导电类型源区9、P型多晶硅10、源极金属场板下方绝缘介质层11、源极金属场板12、源极金属场板与漏极金属隔离介质层13、漏极金属14、源极金属15; 其中,所述轻掺杂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外延层2位于重掺杂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衬底1的上表面;所述重掺杂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垂直沉片3位于轻掺杂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外延层2内左侧,并连通重掺杂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衬底1和源极金属场板12;所述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体区6位于轻掺杂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外延层2的左上部,且左侧与重掺杂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垂直沉片3以及源极金属场板12相接触,右侧与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轻掺杂漏区7相接触;所述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轻掺杂漏区7位于轻掺杂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外延层2的右上部,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轻掺杂漏区7内部右上方具有重掺杂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漏极接触区8;所述重掺杂第二导电类型源区9位于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体区6的左上侧,且重掺杂第二导电类型源区9左侧与源极金属场板12相接触;所述N型多晶硅5与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体区6通过栅极介质层4相隔离;所述P型多晶硅10位于N型多晶硅5右侧且两者相互接触;栅极介质层4上表面覆盖源极金属场板下方绝缘介质层11,所述源极金属场板下方绝缘介质层11包围N型多晶硅5和P型多晶硅10;所述源极金属场板12位于源极金属场板下方绝缘介质层11上表面;源极金属场板下方绝缘介质层11上表面覆盖源极金属场板与漏极金属隔离介质层13,所述源极金属场板与漏极金属隔离介质层13包围源极金属场板12;所述漏极金属14位于源极金属场板与漏极金属隔离介质层13上表面,通过接触孔伸入半导体材料中并与重掺杂第二导电类型源区9相接触;所述源极金属15位于器件的下表面。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其通讯地址为:61173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