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工大郑州研究院董永康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工大郑州研究院申请的专利一种多频脉冲调制的分布式声波传感系统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权,本实用新型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223346268U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9-16发布的实用新型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422922229.2,技术领域涉及:G01H9/00;该实用新型一种多频脉冲调制的分布式声波传感系统是由董永康;雷艳阳;刘帅旗;隋景林;陈金博;李宏伟;姜桃飞;杨添宇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4-11-28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多频脉冲调制的分布式声波传感系统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频脉冲调制的分布式声波传感系统,涉及分布式声波传感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窄线宽激光器、光纤耦合器、保偏光隔离器、声光调制器、保偏延时光纤、掺铒光纤放大器、保偏密集波分复用器、光纤环形器、光纤布拉格光栅、压电换能器、偏振控制器、光电平衡探测器、数据采集卡、任意波形发生器等。本实用新型利用多频延时环进行多频调制,光波的频率数量随光波在延时环中循环的次数而增加,在不增加利用大带宽电光调制器的情况下,利用低带宽声光调制器实现频率的灵活调制,且不受载频和各阶边带的影响;多频延时环中利用低带宽的声光调制器进行频率调制,相较于电光调制或多声光多光源调制方案,有效节约了调制成本。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频脉冲调制的分布式声波传感系统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多频脉冲调制的分布式声波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窄线宽激光器1、第一光纤耦合器2、第一保偏光隔离器3、第二光纤耦合器4、第一声光调制器5、保偏延时光纤6、第一掺铒光纤放大器7、保偏密集波分复用器8、第二保偏光隔离器9、第二声光调制器10、第二掺铒光纤放大器11、第一光纤环形器12、第一光纤布拉格光栅13、第二光纤环形器14、压电换能器15、第三掺铒光纤放大器16、第三光纤环形器17、第二光纤布拉格光栅18、偏振控制器19、第三光纤耦合器20、光电平衡探测器21、数据采集卡22、任意波形发生器23; 其中,窄线宽激光器1的光信号输出端与第一光纤耦合器2的光信号输入端连通,第一光纤耦合器2的光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第一保偏光隔离器3的光信号输入端和偏振控制器19的光信号输入端连通; 第一保偏光隔离器3的光信号输出端与第二光纤耦合器4的一号光信号输入端4-1连通,第二光纤耦合器4的一号光信号输出端4-2与第二声光调制器10的光信号输入端连通; 第二声光调制器10的光信号输出端与第二掺铒光纤放大器11的光信号输入端连通,第二掺铒光纤放大器11的光信号输出端与第一光纤环形器12的一号端口12-1连通,第一光纤环形器12的二号端口12-2与第一光纤布拉格光栅13连通; 第二光纤耦合器4的二号光信号输出端4-3与第一声光调制器5的光信号输入端连通,第一声光调制器5的光信号输出端与保偏延时光纤6一端连通,保偏延时光纤6另一端与第一掺铒光纤放大器7的光信号输入端连通,第一掺铒光纤放大器7的光信号输出端与保偏密集波分复用器8的光信号输入端连通,保偏密集波分复用器8的光信号输出端与第二保偏光隔离器9的光信号输入端连通,第二保偏光隔离器9的光信号输出端与第二光纤耦合器4的二号光信号输入端4-4连通; 第一光纤环形器12的三号端口12-3与第二光纤环形器14的一号端口14-1连通,第二光纤环形器14的二号端口14-2与传感光纤一端连通,传感光纤另一端与压电换能器15连通,第二光纤环形器14的三号端口14-3与第三掺铒光纤放大器16的光信号输入端连通,第三掺铒光纤放大器16的光信号输出端与第三光纤环形器17的一号端口17-1连通,第三光纤环形器17的二号端口17-2与第二光纤布拉格光栅18连通; 第三光纤环形器17的三号端口17-3和偏振控制器19的光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第三光纤耦合器20的光信号输入端连通,第三光纤耦合器20的光信号输出端与光电平衡探测器21的光信号输入端连通,光电平衡探测器21的电信号输出端与数据采集卡22连通; 任意波形发生器23的射频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声光调制器5的射频信号输入端、第二声光调制器10的射频信号输入端、压电换能器15的射频信号输入端和数据采集卡22的触发信号输入端连通。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其通讯地址为: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