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曹亚鹏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申请的专利一种防止水渠渠体发生冻胀损伤以及干旱损伤的调控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20505915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9-16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510990839.2,技术领域涉及:E02B5/00;该发明授权一种防止水渠渠体发生冻胀损伤以及干旱损伤的调控方法是由曹亚鹏;李国玉;穆彦虎;齐舜舜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5-07-18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防止水渠渠体发生冻胀损伤以及干旱损伤的调控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水渠渠体发生冻胀损伤以及干旱损伤的调控方法,沿水渠渠体长度方向,在水渠渠体底部的土壤中间隔设置多个管路系统模块,并埋设第一主干管路和第二主干管路,第一主干管路通过各第一分支管路与每个管路系统模块的前端连通,第二主干管路通过各第二分支管路与每个管路系统模块的后端连通。在即将进入冬季之前,降低水渠渠体底部土壤的含水率;在进入冬季后,向各个管路系统模块内鼓入高温气流,使管路系统模块与土壤进行换热,进而提高水渠渠体底部土壤的温度,从而有效防止水渠渠体发生冻胀损伤;当发生干旱时,对水渠渠体底部土壤进行水分补充,从而有效防止水渠渠体发生干旱损伤。
本发明授权一种防止水渠渠体发生冻胀损伤以及干旱损伤的调控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防止水渠渠体发生冻胀损伤以及干旱损伤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管路系统模块、第一主干管路和第二主干管路;所述管路系统模块,埋设于水渠渠体的底部土壤中,并且其数量为多个,沿水渠渠体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第一主干管路,埋设在水渠渠体一侧的土体中,第一主干管路通过各第一分支管路与每个管路系统模块的前端对应连通;所述第二主干管路,埋设在水渠渠体另一侧的土体中,第二主干管路通过各第二分支管路与每个管路系统模块的后端对应连通;所述管路系统模块,包括蛇形管路、侧部倾斜竖管和侧部横管,其中,所述蛇形管路布设在水渠渠体底面的下部土壤中;所述侧部倾斜竖管布设在水渠渠体两侧面的下部土壤中,在蛇形管路的每个拐弯部位以及首尾两端分别连接一根侧部倾斜竖管,侧部倾斜竖管的顶端封闭;所述侧部横管位于水渠渠体两侧面的下部土壤中,侧部横管连接在相邻的两个侧部倾斜竖管之间,使相邻的两个侧部倾斜竖管相连通;在所述蛇形管路、侧部倾斜竖管和侧部横管上均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透水孔,并且在蛇形管路、侧部倾斜竖管和侧部横管上包裹有滤布; 调控方法如下: 一、在即将进入冬季之前,将第一主干管路和第二主干管路连接水气抽取装置,使各个管路系统模块产生负压,抽取水渠渠体底部土壤中的水气,降低水渠渠体底部土壤的含水率,防止水渠渠体发生冻胀损伤; 二、在进入冬季后,将第一主干管路作为进气管路与热风发生装置连接,第二主干管路用于出气,通过热风发生装置向各个管路系统模块内鼓入气流,使管路系统模块与土壤进行换热,提高水渠渠体底部土壤的温度,防止水渠渠体发生冻胀损伤; 三、当发生干旱时,将第一主干管路和第二主干管路连接补水装置,向各个管路系统模块中送入水,对水渠渠体底部土壤进行水分补充,防止水渠渠体发生干旱损伤。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其通讯地址为:730013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西路318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