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拖动滑块完成拼图
个人中心

预订订单
服务订单
发布专利 发布成果 人才入驻 发布商标 发布需求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龙图腾公众号
首页 专利交易 IP管家助手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国际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利喜报 > 涉县卓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贾和田获国家专利权

涉县卓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贾和田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涉县卓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连翘活体花瓶制作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7356343B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9-12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311498094.5,技术领域涉及:A01G17/00;该发明授权一种连翘活体花瓶制作方法是由贾和田;付亚平;牛永良;玄家洁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3-11-10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一种连翘活体花瓶制作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翘活体花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模具制作;使用金属条编织成笼状结构的瓶体;S2:连翘条培养;培养成为单枝干活体连翘条;S3:活体编织;将步骤S2中的单枝干活体连翘条编织到模具上以形成笼状活体;S4:花瓶养护;将笼状活体栽植养护以形成连翘活体花瓶;本发明,金属条采用钢筋冷拔丝Ф3mm、Ф4mm材质,编织成笼状结构的瓶体重量轻,结构稳固,经久耐用,也便于制造和搬运;连翘条交叉编制得到的活体花瓶瓶身呈交叉的菱形网格结构,美观独特,加上瓶口连翘花开,金黄艳丽,具备极强的观赏性;在技术线路上是先育条,再分级编制,不仅保证同一花瓶枝干粗细均匀一致,更提高了成活率。

本发明授权一种连翘活体花瓶制作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连翘活体花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模具制作;使用金属条编织成笼状结构的瓶体; S2:连翘条培养;培养连翘苗成为单枝干活体连翘条; S3:活体编织;将步骤S2中的单枝干活体连翘条编织到模具上,以形成笼状活体花瓶; S4:花瓶养护;将笼状活体花瓶栽植培养以形成连翘活体花瓶; 所述花瓶的瓶身呈交叉的菱形网格结构; 步骤S1中,笼状结构包括若干横圈和倾斜交叉纵筋,横圈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纵筋依次交叉,固定在横圈以形成笼状结构;横圈和纵筋的连接处焊接; 横圈为钢筋冷拔丝Ф4mm材质,纵筋为钢筋冷拔丝Ф3mm材质; 步骤S2的具体步骤包括: A1:选品种;选择直立、丰花型连翘品种; A2:插穗采集;在秋季10月下旬、连翘叶片变黄时至2月中旬连翘萌动前,从健壮植株上采集粗度0.6-1厘米,1-2年生的壮条; A3:插穗处理;将壮条剪成长10-15厘米长插穗,留2-3节,下部剪成斜面,50支一捆,每一捆下部浸入生根剂溶液10分钟,控干水分,沙藏待用; A4:苗床处理;采用露地扦插,选用沙壤土质,深翻整平整细,起垄高度20厘米,宽2米,覆盖黑色地膜; A5:扦插;扦插时地温≥5℃,扦插的深度为插穗的12,株行距为10-20厘米;扦插后立即喷一次透水,然后每10-15天喷灌一次;待枝芽萌发; A6:除萌;枝芽开始萌发长出新稍后,保留一个壮芽,其余的萌芽除掉; A7:施肥;待保留的枝芽长到15厘米后,进入水肥管理期,每一个月喷灌一次,结合喷灌亩施尿素5千克;枝芽长到40厘米后,进入旺长期,亩加施硝酸磷5千克,培养其成为枝干; A8:整枝;枝干出现歪长、斜长、弯曲长,及时搭架扶正,同时清除根部萌蘖、枝干上侧枝,保证枝干生长直立、健壮、独条; 经上述步骤后连翘形成单枝干活体连翘条标准为:高度达到2-3米,地径0.7-1.2厘米,健壮无病害,皮色淡黄或棕黄色,根部完整,侧根5-10个,根长10-20厘米; 步骤S3的具体步骤包括: B1:连翘条分类;将培养的单枝干活体连翘条带根挖出,根据高度、粗度分类,不同高度的条子对应不同高度的模具,条子高度要大于模具50-60厘米; B2:花瓶编织;将单枝干活体连翘条2个一组,根部向瓶底,顶端向瓶口,从模具底圈开始,沿瓶体纵筋的线路固定在瓶体上,根部超出底圈15厘米,单枝干活体连翘条的顶部高于瓶口,剪成同一高度。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涉县卓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056400 河北省邯郸市涉县龙井大街11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以上内容由AI智能生成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