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左新黛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申请的专利用于高水压下不平整坝面渗漏的封堵注浆测试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6856415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9-09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310830819.X,技术领域涉及:G01N15/08;该发明授权用于高水压下不平整坝面渗漏的封堵注浆测试方法是由左新黛;赵尚传;刘龙龙;王少鹏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3-07-07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用于高水压下不平整坝面渗漏的封堵注浆测试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高水压下不平整坝面渗漏的封堵注浆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一个压力水罐,并在压力水罐上设置活塞组件、注浆孔和注水孔,并在压力水罐下表面开设第一通孔;S2:在压力水罐内安装不规则混凝土板,在不规则混凝土板中预埋钢管,并将钢管穿过第一通孔;S3:在不规则混凝土板上安装封堵板材,并在封堵板材上开设第二通孔,将第二通孔与注浆孔通过注浆管道连接;S4:通过活塞组件加载,并适时由注水孔向压力水罐内压力注水,保持压力水箱内高水压的稳压状态,观测封堵板材的渗漏情况;在压力水罐内注满水稳压后,通过注浆孔注浆,注浆修复材料通过注浆管道连通钢管并输送至外界,观测混凝土输送情况。
本发明授权用于高水压下不平整坝面渗漏的封堵注浆测试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用于高水压下不平整坝面渗漏的封堵注浆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一个压力水罐(1),并在压力水罐(1)上设置活塞组件、注浆孔(5)和注水孔(6),并在压力水罐(1)下表面开设第一通孔;S2:在压力水罐(1)内安装不规则混凝土板(16),在不规则混凝土板(16)中预埋钢管(17),并将钢管(17)穿过第一通孔;S3:在不规则混凝土板(16)上安装封堵板材(19),并在封堵板材(19)上开设第二通孔,将第二通孔与注浆孔(5)通过注浆管道(14)连接;S4:通过活塞组件加载,并适时由注水孔(6)向压力水罐(1)内压力注水,保持压力水罐(1)内高水压的稳压状态,观测封堵板材(19)的渗漏情况;在压力水罐(1)内注满水稳压后,通过注浆孔注浆,注浆修复材料通过注浆管道(14)连通钢管(17)并输送至外界,观测混凝土输送情况; 压力水罐(1)上还安装有活塞组件,活塞组件包括环形钢撑(11),环形钢撑(11)可拆卸安装于压力水罐(1)内壁上,环形钢撑(11)下表面安装有若干三角撑(15),三角撑(15)与压力水罐(1)内壁焊接固定,环形钢撑(11)上安装有橡胶支撑块(12),橡胶支撑块(12)上设置有凸型钢盖板(13); 千斤顶对凸型钢盖板(13)施加压力,凸型钢盖板(13)下降,使得橡胶支撑块(12)压缩,环形钢撑(11)和三角撑(15)支撑凸型钢盖板(13)和橡胶支撑块(12),从而加大压力水罐(1)内的压力; 压力水罐(1)下端安装有法兰装置(9),法兰装置(9)的中央开设有封堵孔,封堵孔内设置有镀锌堵头(8),实现压力水罐(1)内外压差和外界注浆的效果; 在压力水罐(1)内壁下表面安装钢板(21),钢板(21)上安装不规则混凝土板(16),不规则混凝土板(16)内设有若干螺杆(24),若干螺杆(24)向上穿过封堵板材(19),螺杆(24)上安装有第一螺母,第一螺母将螺杆(24)与封堵板材(19)相连接,不规则混凝土板(16)内还设有若干焊接勾筋(18),焊接勾筋(18)下端与钢板(21)焊接,且不规则混凝土板(16)周侧还安装有碳纤维布(20),封堵板材(19)周侧安装有橡胶裙带(23),橡胶裙带(23)的另一端与不规则混凝土板(16)周侧连接;钢板(21)上开设有第三通孔,钢管(17)穿过第一通孔、第三通孔和下侧封堵孔延伸至外部,钢管(17)上设有第二螺母(22),第二螺母(22)用于连接钢管(17)和下侧的法兰装置(9);不规则混凝土板(16)是指顶面是不平整的混凝土板; 压力水罐(1)内部达到高水压状态,压力水罐(1)底部第一通孔与外界相连,为1个大气压,封堵板材(19)内设置有橡胶圈,橡胶圈作用在不规则混凝土板(16)上,从而与外界连通,橡胶裙带(23)在内外负压差作用下紧紧吸附在不规则混凝土板(16)上,达到注浆密封的效果。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其通讯地址为: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