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拖动滑块完成拼图
个人中心

预订订单
服务订单
发布专利 发布成果 人才入驻 发布商标 发布需求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龙图腾公众号
首页 专利交易 IP管家助手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国际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利喜报 > 曜之岩(广州)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方光虎获国家专利权

曜之岩(广州)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方光虎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曜之岩(广州)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抗渗防水的纤维增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8930152B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9-05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411150477.8,技术领域涉及:C04B28/00;该发明授权一种抗渗防水的纤维增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是由方光虎;刘亮;陈伟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4-03-15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一种抗渗防水的纤维增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材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抗渗防水的纤维增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聚酯纤维中引入有机氟后,碳链四周被一系列性质稳定的氟原子包围,表现出优异的耐碱性能;同时较低表面自由能的氟碳链更容易在表面富集,改善了混凝土的微观结构;改性聚酯纤维在混凝土基体中形成了交叉的网状支撑体系,降低了混凝土表面的析水现象,阻断混凝土中毛细管通道,使得水分的迁移变得困难,抗渗防水性能得到明显提高;改性聚酯纤维和水泥混凝土基材料界面间存在着较强的黏结力和机械啮合力,削弱了混凝土的收缩应力,有效阻止在冻融过程中混凝土表层材料的剥落,进而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本发明授权一种抗渗防水的纤维增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抗渗防水的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300-350份水泥、150-180份水、1050-1180份骨料、100-140份矿渣粉、650-800份黄砂、10-80份粉煤灰和2-5份减水剂,还包括占上述各组分总质量0.3-1.5%的改性聚酯纤维; 所述制备方法为:向搅拌机中加入改性聚酯纤维、聚羧酸减水剂和水,在温度为45-60℃下搅拌10-20min,接着加入水泥、矿渣粉、黄砂在30-40℃下,搅拌20-30min,最后加入骨料和粉煤灰,在20-35℃下搅拌25-40min,得到抗渗防水的纤维增强混凝土; 所述骨料为粒径为10-25mm的破碎砾石; 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 所述改性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1氮气氛围下,向装有回流冷凝管的反应烧瓶中加入2,2’-[1,4-亚苯基双氧甲烯]双环氧乙烷和二甲苯,搅拌均匀后,加入2H,2H,3H,3H-十七氟十一酸和三乙胺,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得到2,2’-[1,4-亚苯基双氧甲烯]双十七氟十一酯二醇; 2氮气氛围下,向反应釜中加入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和2,2’-[1,4-亚苯基双氧甲烯]双十七氟十一酯二醇,混合均匀后,进行酯化反应,接着加入催化剂三氧化二锑和热稳定剂亚磷酸三苯酯,抽真空使釜内压力降至10-20Pa进行缩聚反应,反应结束后,用氮气挤出,在水槽中冷却凝固切粒,得到含氟聚酯切片; 3将含氟聚酯切片置于100-120℃干燥箱中干燥5-12h,置于单螺杆熔体纺丝机中进行熔融纺丝,纺丝温度为245-270℃,纺丝转速为230-250rmin,接着置于纤维拉伸仪上进行热拉伸,得到改性聚酯纤维; 所述步骤1中2,2’-[1,4-亚苯基双氧甲烯]双环氧乙烷、2H,2H,3H,3H-十七氟十一酸、三乙胺的比例关系为1mol:2.05-2.2mol:2.1-2.4mol; 所述步骤2中对苯二甲酸、乙二醇、2,2’-[1,4-亚苯基双氧甲烯]双十七氟十一酯二醇、催化剂三氧化二锑、热稳定剂亚磷酸三苯酯的比例关系为2.05-2.15mol:1mol:0.95-1.1mol:0.1-0.2mol:0.05-0.08mol; 所述步骤3中热拉伸温度为115-130℃,热拉伸时间为5-10min。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曜之岩(广州)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51022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南洲路1331号226房自编A298室;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以上内容由AI智能生成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