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杨峰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四川农业大学申请的专利一种基于玉米大豆本体信息的精准施肥灌溉方法及系统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9836910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9-05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510160796.5,技术领域涉及:A01C21/00;该发明授权一种基于玉米大豆本体信息的精准施肥灌溉方法及系统是由杨峰;鲁兆宏;谭先明;张洁;王磊;韦新彤;杨宸尧;杨文钰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5-02-13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基于玉米大豆本体信息的精准施肥灌溉方法及系统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玉米大豆本体信息的精准施肥灌溉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根据两作物的全生育期生长大数据建立基于光谱信息的叶片氮含量估测模型和水分估测模型,安装创新研发的光谱探头传感器,在田间安装一个环境监测站,根据光谱设备采集到的可用的玉米、大豆叶片的冠层光谱信息,得到预测的氮素含量和水分含量。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玉米大豆本体信息的精准施肥灌溉方法及系统,通过建立玉米和大豆的叶片氮含量估测模型,能够精准计算出玉米和大豆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氮素含量,根据实际测量的光谱数据准确得出作物的氮素状况,从而实现按需施肥,避免了传统施肥中可能出现的养分不足或过剩,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了肥料浪费。
本发明授权一种基于玉米大豆本体信息的精准施肥灌溉方法及系统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基于玉米大豆本体信息的精准施肥灌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两作物的全生育期生长大数据建立基于光谱信息的玉米和大豆氮含量模型以及玉米和大豆叶片水分含量通用模型,并在独立样本的数据集上进行验证以此证明模型的可行性; S2:基于步骤S1中构建出的模型中所包含的敏感光谱波段信息,安装光谱探头传感器; S3:在田间安装一个环境监测站,其中包含温湿度、风速、风向传感器和一个能够感知外界辐照度的传感器,环境监测站实时监测温湿度、风速、风向和光照强度,将采集到的光谱反射率数据导入到智能水肥一体控制平台中; S4:根据光谱设备采集到的玉米、大豆叶片的冠层光谱信息,代入步骤S1中的模型得到预测的氮素含量和水分含量; S5:在智能水肥一体控制平台中提前设定好养分和水分亏缺时对应的氮素含量和水分含量的最低阈值,当通过模型计算出预测值低于设置的最低阈值一段时间后,系统通过内置的程序即自动做出判定,打开双通路电磁阀,然后水肥经过A管进入滴管带,最后补充给作物,此处,设定固定的滴灌时间,到时间后系统自动终止,同时关闭阀门,经过24小时后,再次重复采集作物冠层的光谱信息,并代入模型计算当前的养分和水分含量,若仍然低于设定的最低阈值,则继续重复上述步骤,若高于设定的最低阈值,则水肥一体滴灌任务终止; 所述步骤S1中,玉米和大豆氮含量模型为: 玉米:玉米叶片氮含量Y=0.1988*(RVI(696,531))2+18.756*RVI(696,531)+124.31,R2=0.868,独立样本检验的R2=0.915,RMSE=5.022; 大豆:大豆叶片氮含量Y=-0.0387(RVI(723,531))2+6.318*RVI(723,531)+0.7848,R2=0.813,独立样本数据集检验的R2=0.852,RMSE=3.962; 所述步骤S1中,玉米和大豆叶片水分含量通用模型为: Y=-31.439*(NDVI(1498,1551))2+8.6383*NDVI(1498,1551)+0.2405,R2=0.565; 独立样本检验的R2=0.344,RMSE=0.153。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其通讯地址为:61113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