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李校博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天津大学申请的专利一种基于双光梳脉冲编码的水下测距系统及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6577792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9-02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310482319.1,技术领域涉及:G01S17/08;该发明授权一种基于双光梳脉冲编码的水下测距系统及方法是由李校博;赵海涵;石浩男;翟京生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3-04-30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基于双光梳脉冲编码的水下测距系统及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光梳脉冲编码的水下测距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双光梳水下测距单元利用包括P‑参考脉冲光、P‑测量脉冲光在内的双光梳信号与P‑本振脉冲光进行合束与干涉,实现双光梳的水下距离的精确测量;脉冲编码测距单元对所述双光梳信号中的P‑参考光脉冲和P‑测量光脉冲的P偏振光和S偏振光分别进行编码,得到S编码‑参考脉冲光和S编码‑测量脉冲光,所述所述S‑编码参考脉冲光与所述S‑编码测量脉冲光进行合束后,完成脉冲编码的水下距离测量;水下折射率修正单元在空气中和水下两次测量后,实现折射率的修正。本发明能够拓展测量的非模糊范围,实现高精度、高采样率的水下距离精确测量。
本发明授权一种基于双光梳脉冲编码的水下测距系统及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基于双光梳脉冲编码的水下测距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包括信号脉冲激光器SL和本振脉冲激光器LO、双光梳测距单元、脉冲编码测距单元和折射率修正单元;其中: 所述信号脉冲激光器SL经过第一准直器CL1发射出稳定的、等间隔的信号脉冲序列,经过第一二分之一波片HWP1和第一偏振分束镜PBS1后分为P偏振光和S偏振光; 所述本振脉冲激光器LO所发射的振脉冲光经过第二准直器CL2、第二二分之一波片HWP2和第二偏振分束镜PBS2后分为P-本振脉冲光和S本振脉冲光; 所述双光梳测距单元包括第一分束镜BS1、第三偏振分束镜PBS3、第六分束镜BS6、第七分束镜BS7、第三分束镜BS3、测量反射镜MM2;P偏振光经过第一分束镜BS1分为两束脉冲光即P-参考脉冲光和P-测量脉冲光:所述P-参考脉冲光经过第三偏振分束镜PBS3和第六分束镜BS6后反射至第七分束镜BS7中,所述P-测量脉冲光则经过第三分束镜BS3后通过一段水下距离L的传播至测量反射镜MM2,由测量反射镜MM2原路反射回第三分束镜BS3,在所述第七分束镜BS7中与所述P-参考脉冲光和本振脉冲激光器LO发射出的P-本振脉冲光进行合束与干涉,干涉信号经过第二平衡探测器BPD2、低通滤波器LPF和信号处理模块SP进行信号的采集与处理,干涉条纹进行希尔波特变换后,得到依据双光梳干涉测量的时间间隔Δt,实现双光梳的水下距离的精确测量; 所述脉冲编码测距单元包括声光调制器AOM、第二反射镜M2、第一分束镜BS1、第三偏振分束镜PBS3、第五准直器CL5、第三分束镜BS3、测量反射镜MM2、第四偏振分束镜PBS4、第六准直器CL6、2×1的光纤耦合器FC;一路S偏振光入射至声光调制器AOM编码后得到的S-编码偏振光在经过第二反射镜M2和第一分束镜BS1被分束成S编码-参考脉冲光和S编码-测量脉冲光;所述S编码-参考脉冲光由第三偏振分束镜PBS3反射到第五准直器CL5,所述S编码-测量脉冲光在经过第三分束镜BS3后,通过一段水下距离L的传播,由测量反射镜MM2原路反射回第三分束镜BS3,所述S-编码测量脉冲光经过第四偏振分束镜PBS4、第六准直器CL6与S-编码参考脉冲光在2×1的光纤耦合器FC中进行合束,实现依据脉冲编码的水下距离测量,得到粗测的水下距离; 所述折射率修正单元包括第二分束镜BS2、第一反射镜M1、参考反射镜RM1、目标反射镜MM1、第五分束镜BS5;另一路S偏振光由第一反射镜M1入射至由第四分束镜BS4、参考反射镜RM1和目标反射镜MM1组成的迈克尔逊干涉仪,与本振脉冲激光器LO发射的S本振脉冲光进行合束与干涉,干涉条纹由第一平衡探测器BPD1接收;测量时,需在空气中和水中分别各自测量一次,即得到空气中的光程差La和水中的光程差Lw。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天津大学,其通讯地址为:300072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