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建设总承包有限公司吴秉蔚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上海交通建设总承包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铺排船六点桁架式吸砂起重装置的使用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8686116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8-26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410790768.7,技术领域涉及:E02B3/12;该发明授权一种铺排船六点桁架式吸砂起重装置的使用方法是由吴秉蔚;俞钧杰;邱建刚;崔家泰;王志;张运;谢新军;张晟;程叔鑫;汤劲超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4-06-19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铺排船六点桁架式吸砂起重装置的使用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涉及一种铺排船六点桁架式吸砂起重装置,包括支架组件和六组工作组件;六组所述工作组件都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架组件上;所述工作组件包括移动组件、吸砂组件和起重组件;所述吸砂组件和起重组件都连接在所述移动组件上,通过所述移动组件移动工作。所述支架组件包括两根主梁,每根所述主梁的两端各连接一根主框架支腿,每左右两根所述主框架支腿之间连接两根辅助梁;所述移动组件滑动连接在两根所述主梁上;所述辅助梁上连接有液压泵站、变频柜和司机室。本发明最大限度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与人工成本,能够有效的提高施工过程的中精度控制、安全性能与施工效率。
本发明授权一种铺排船六点桁架式吸砂起重装置的使用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铺排船六点桁架式吸砂起重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铺排船六点桁架式吸砂起重装置,包括支架组件和六组工作组件;六组所述工作组件都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架组件上; 所述工作组件包括移动组件、吸砂组件和起重组件;所述吸砂组件和起重组件都连接在所述移动组件上,通过所述移动组件移动工作; 所述支架组件包括两根主梁1,每根所述主梁1的两端各连接一根主框架支腿7,每左右两根所述主框架支腿7之间连接两根辅助梁14,每根所述主框架支腿上安装有摄像头11;所述移动组件滑动连接在两根所述主梁1上;所述辅助梁14上连接有液压泵站13、变频柜18和司机室9; 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纵向行走梁17和两组纵向行走机构3,所述纵向行走梁17的两端各连接一组所述纵向行走机构3,两组所述纵向行走机构3分别滑动连接在两根所述主梁1上;所述纵向行走梁17上滑动连接有横向行走机构6,所述横向行走机构6上连接有所述起重组件;所述纵向行走梁17的两端各连接有一组延伸组件; 所述延伸组件包括折臂8,所述折臂8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纵向行走梁17,所述折臂8的另一端上端面连接绳体,所述绳体的另一端连接折臂绞车5,所述折臂绞车5设置在所述主梁1上;所述折臂8的前端设置有限位开关10和摄像头11; 所述起重组件包括起升机构4,所述起升机构4连接在所述横向行走机构6上;所述起升机构4上设置有编码器12和重量传感器19; 所述吸砂组件连接在所述纵向行走梁17的一端的侧壁上;所述吸砂组件包括机械臂2,所述机械臂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纵向行走梁17上,所述机械臂2靠近所述纵向行走梁17的一端连接有主臂油缸46,所述机械臂2中部连接有辅臂油缸47,所述机械臂2的另一端连接有冲水喷头油缸48和吸砂泵45,所述冲水喷头油缸48上连接有冲水喷头49;所述吸砂泵45连接有泥水管51;所述机械臂2上连接有多个角度传感器43;所述吸砂泵45出口管路上连接有排压传感器44; 所述司机室9内分别设置有作业控制台38、视频监控显示器31、数据采集报警与控制系统显示器32、纵向行走机构无级调速控制手柄33、起升机构与横向行走机构无级调速控制手柄39、行走机构单动联动选择开关30、机械臂控制手柄34、折臂控制旋钮35、吸砂泵调速旋钮36和冲水喷头控制手柄37; 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混凝土连锁片起重吊装: 步骤一;装有混凝土连锁片的运输船靠至铺排船左舷; 步骤二;操作人员通过折臂控制旋钮35将两侧折臂8放平,在下放过程中通过限位开关10的信号反馈至数据采集报警与控制系统显示器32上显示报警及状态,并通过控制系统采取自动停止保护; 步骤三;操作人员操作纵向行走机构无级调速控制手柄33可同时对6台纵向行走梁17和横向行走机构6进行控制,将横向行走机构6移动至运输船混凝土连锁片正上方;运动过程中的行程、速度及实时位置通过编码器12进行采集,通过控制系统计算后反馈至数据采集报警与控制系统显示器32,操作人员可实时观察其运行状态、速度及位置信息,当纵向行走梁17和横向行走机构6接近其规定动作行程时,控制系统通过编码器12与限位开关10进行预减速与停止保护; 步骤四;当起升机构4达到运输船上目标混凝土连锁片位置上方后,通过纵向行走机构无级调速控制手柄33对起升机构4进行操作,操作人员通过观察数据采集报警与控制系统显示器32所采集编码器12高度信息将吊钩下放至合理高度,各机构到位后操作人员通过数据采集报警与控制系统显示器32界面操作对当前纵向行走梁17、横向行走机构6和起升机构4行程、高度进行一键记录保存; 步骤五;当起升机构4上的吊钩到达目标高度后,由现场工人将混凝土连锁片吊环挂至吊钩上,操作人员可通过摄像头11所采集到的现场实时画面传输至数据采集报警与控制系统显示器32进行观察,保证人员全部撤离后方可进行下步操作; 步骤六;在混凝土连锁片挂钩同时,操作人员可根据实际排布的尺寸大小及需安放的混凝土连锁片数量通过数据采集报警与控制系统显示器32进行设置,系统根据输入参数自动排例并显示出混凝土连锁片所需运送至本船已铺设的排布上方的目标位置; 步骤七;操作人员通过纵向行走机构无级调速控制手柄33将重物吊至一定高度,当混凝土连锁片离地后,重量传感器19所测得的数据传输至数据采集报警与控制系统显示器32供操作人员观察,控制系统根据设计要求及重量传感器19所反馈的数据来判断横向行走机构6所能行走的最高速度并进行限制,防止速度过快引起设备故障及安全事故; 步骤八;当混凝土连锁片吊至一定高度后,操作人员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将混凝土连锁片吊装至目标位置: 一、操作人员通过行走机构单动联动选择开关30进行选择,选择联动时可通过操纵纵向行走机构无级调速控制手柄33和起升机构与横向行走机构无级调速控制手柄39对6台纵向行走梁17、横向行走机构6和起升机构4进行同时控制,操作人员通过观察各位置的编码器12采集的实时位置、速度反馈至数据采集报警与控制系统显示器32以及摄像头11所监控的现场情况传输至视频监控显示器31观察混凝土连锁片实时位置,直至下放至所设定的目标位置;混凝土连锁片吊至目标位置后,现场工人将其脱钩,操作人员通过视频监控显示器31确定是否已脱钩,工人撤离至安全位置后,操作人员按原操作流程反向将纵向行走梁17、横向行走机构6和起升机构4移至驳船目标物起吊位置,在操作过程中,因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或失误导至混泥土连锁片未按目标路径及位置移动或设备发生故障时,数据采集报警与控制系统显示器32会通过变频柜18、各编码器12及各限位开关10所反馈的数据或信号进行报警显示与保护,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二、操作人员通过数据采集报警与控制系统显示器32界面选择自动模式,点击启动自动吊装,控制系统会根据步骤六所设定的目标位置,通过各传感器的反馈信息自动控制纵向行走梁17、横向行走机构6和起升机构4,将混凝土连锁片吊装至目标位置,至目标位置后,现场工人将其脱钩;脱钩完成并且工人撤至安全点后,操作人员再通过界面点击一键返回按钮,控制系统根据步骤四所记录的起吊位置及高度自动将各机构返回至起吊位置,进行下一轮吊装; 打砂作业: 步骤一,通过数据采集报警与控制系统显示器32界面启动液压泵站13液压泵,液压泵站13具有液位低、油温高、油压测量传感器,并将信号反馈至数据采集报警与控制系统显示器32界面上显数据及报警,并由控制系统进行保护; 步骤二,操作机械臂控制手柄34控制多台机械臂2上面的主臂油缸46与辅臂油缸47将吸砂泵45下放至运输船舱内的砂面,角度传感器43所测量的实时角度反馈至数据采集报警与控制系统显示器32界面显示,控制系统根据机械臂设计要求对最大、最小角度进行报警及保护,可防止因人为操作失误使角度过大或过小对设备造成损坏; 步骤三,通过吸砂泵调速旋钮36启动冲水泵,并调节至所需流量与排压,水从冲水喷头49喷射出后对砂面进行冲刷,通过操纵冲水喷头控制手柄37调节冲水喷头油缸48,使冲水喷头49向所需目标位置进行喷射,并将砂面冲出一个砂浆坑; 步骤四,操纵机械臂控制手柄34调节主臂油缸46与辅臂油缸47将吸砂泵45吸口下放至砂浆坑内; 步骤五,调节吸砂泵调速旋钮36调至所需转速,吸砂泵45根据旋钮所设定的速度运行; 步骤六,所吸的砂浆通过泥水管51排至已铺设在甲板的砂袋或砂肋条内,吸砂过程中,操作人员可通过排压传感器44所反馈至数据采集报警与控制系统显示器32界面数据进行观察,通过排压显示值可判断吸砂泵45是否处于吸空或闷泵,在吸砂过程中,可调节吸砂泵调速旋钮36控制冲水泵的输出流量,使砂浆保持在一定浓度,并调节冲水喷头49喷射位置将周围的砂冲刷至吸砂泵45吸口处; 步骤七,吸砂结速后按上述流程相反操作将机械臂2收回至原始位置,完成打砂作业。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建设总承包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200136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大道2501号26幢;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