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华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李庭育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江苏华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固态硬盘存储优化方法及系统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20179187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8-08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510671825.4,技术领域涉及:G06F3/06;该发明授权一种固态硬盘存储优化方法及系统是由李庭育;陈育鸣;魏智汎;庄健民;齐元辅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5-05-23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固态硬盘存储优化方法及系统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硬盘存储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存储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固态硬盘的行为层数据和物理层数据,并利用拓扑着色算法和图割算法对存储单元进行区域划分;利用孤立森林算法对每个区域的存储单元进行异常行为检测,得到异常存储单元;获取异常存储单元的变化增量数据;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将异常存储单元的特征数据和变化增量数据作为输入,生成优化策略集,以使不同区域得到不同的优化处理;基于优化策略集,并在异常存储单元的优化策略与整体优化目标平衡的原则下,通过多目标调优,得到最优执行策略后,对固态硬盘的存储进行优化。本发明能够在固态硬盘的内部区域、边界区域和外部区域应用不同的优化策略。
本发明授权一种固态硬盘存储优化方法及系统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固态硬盘存储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基于固态硬盘的行为层数据和物理层数据,并利用拓扑着色算法和图割算法对存储单元进行区域划分,得到内部区域、边界区域及外部区域,具体包括: 提取每个存储单元的物理位置信息,并转化为空间坐标,同时提取每个存储单元的性能边界数据;基于存储单元的物理位置信息和性能边界数据,得到存储单元之间的拓扑关系模型;根据拓扑关系模型中存储单元的物理位置信息,计算存储单元之间的邻接关系,其中,存储单元之间的距离通过欧几里得距离来确定;获取距离阈值,当存储单元之间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时,两个存储单元为邻接存储单元; 根据存储单元之间的邻接关系,利用拓扑着色函数将存储单元划分为不同区域;通过最小化图的切割代价的方式,优化存储单元区域划分结果; S2、利用孤立森林算法对每个区域的存储单元进行异常行为检测,得到异常存储单元;获取异常存储单元的变化增量数据,具体包括: 通过提取每个区域的存储单元的行为层数据特征,作为训练数据输入孤立森林算法,且行为层数据特征包括吞吐量、延迟及负载;对每个区域的存储单元分别训练孤立森林模型,并为每个存储单元计算异常分数;对不同区域配置不同的异常评分阈值;当存储单元的异常评分超过相应的异常评分阈值,则标记为异常存储单元;其中,针对内部区域训练孤立森林模型时,使用时刻级时间窗口的行为层数据特征;针对边界区域训练孤立森林模型时,使用分钟级时间窗口的行为层数据特征:对于外部区域训练孤立森林模型时,优先使用在高负载情况下的存储单元行为数据; S3、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将异常存储单元的特征数据和变化增量数据作为输入,生成优化策略集,以使不同区域得到不同的优化处理,具体包括: 确定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并构建激活函数和损失函数;将异常存储单元的特征数据和变化增量数据作为训练数据,对于每个异常存储单元的样本,生成对应的优化策略标签;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和调整参数;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模型通过输入的特征数据和变化增量数据,判断存储单元所属的区域,并生成相应的优化策略; S4、基于优化策略集,并在异常存储单元的优化策略与整体优化目标平衡的原则下,通过多目标调优,得到最优执行策略后,对固态硬盘的存储进行优化,具体包括: 预先设定固态硬盘的各个优化目标,包括性能优化目标、负载平衡目标、能效目标及耐用性目标,并对每个优化目标设定权重;通过将各个优化目标的目标函数合并,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模拟优化策略集对固态硬盘的影响,评估每个目标函数的表现,且针对不同区域应用对应的优化策略;对不同区域的优化策略的执行效果进行实时监控,收集固态硬盘性能指标;对固态硬盘优化后的性能指标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各区域的最优执行策略;利用各区域的最优执行策略,分别对固态硬盘的不同区域进行存储优化。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江苏华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高新区江海智汇园C4楼;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