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拖动滑块完成拼图
个人中心

预订订单
服务订单
发布专利 发布成果 人才入驻 发布商标 发布需求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龙图腾公众号
首页 专利交易 IP管家助手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国际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利喜报 > 西南石油大学李溢龙获国家专利权

西南石油大学李溢龙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西南石油大学申请的专利一种页岩油藏分舱注二氧化碳隔板间距优化方法及系统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9777807B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8-01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510071979.X,技术领域涉及:E21B43/16;该发明授权一种页岩油藏分舱注二氧化碳隔板间距优化方法及系统是由李溢龙;李财绅;谭晓华;孟展;李晓平;张航;祝瑶;王玉梦;曹波;王瑞;杨志;陈昊;李星昊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5-01-16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一种页岩油藏分舱注二氧化碳隔板间距优化方法及系统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属于页岩油藏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页岩油藏分舱注二氧化碳隔板间距优化方法及系统;它解决现今页岩油藏分舱注二氧化碳隔板间距不合理导致二氧化碳气窜且驱油效率低下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搭建分舱注二氧化碳开采物理模型,建立起分舱注二氧化碳开采物理模型的初始状态,进行分舱注二氧化碳驱油实验,不断增加隔板数量,得到在不同隔板间距下二氧化碳驱油效率,建立不同隔板间距与二氧化碳驱油效率和见气时间的关系图版,根据图版可得到分舱注二氧化碳开采物理模型的最优隔板间距,通过相似准则,能够确定实际现场生产的页岩油藏分舱注二氧化碳最优隔板间距;在本发明中的新方法能优化页岩油藏开发方案,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本发明授权一种页岩油藏分舱注二氧化碳隔板间距优化方法及系统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页岩油藏分舱注二氧化碳隔板间距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S100,收集页岩油藏储层特性参数,设计分舱注二氧化碳开采物理模型,搭建分舱注二氧化碳开采物理模型的步骤为, S101,在长方体的耐压容器中,沿最长的边平行布置长度相同的水平井,竖直的隔板垂直于水平井轴线等间距布置,各隔板之间的舱室相互独立; S102,水平井四周填充石英砂,并加入胶黏剂后固结,改变胶黏剂的用量,使分舱注二氧化碳开采物理模型和真实的页岩油藏储层特性一致; S200,设置分舱注二氧化碳开采物理模型温度90℃和压力50MPa,测出分舱注二氧化碳开采物理模型的总孔隙度,同时建立起分舱注二氧化碳开采物理模型的初始含油饱和度,得到分舱注二氧化碳开采物理模型的总孔隙度和初始含油饱和度的步骤为, S201,对耐压容器中的分舱注二氧化碳开采物理模型进行干燥并称干重,将地层水加压注入耐压容器中,使地层水充分进入物理模型孔隙体积中,再次对分舱注二氧化碳开采物理模型称重,利用前后两次重量差,测得分舱注二氧化碳开采物理模型的总孔隙度; S202,对饱和地层水的分舱注二氧化碳开采物理模型采用原油恒速驱替,当不再有水从分舱注二氧化碳开采物理模型中流出时,停止驱替过程,此时含油饱和度即为初始含油饱和度; S300,从无隔板开始,每次增加1个隔板,得到在不同隔板间距下的二氧化碳驱油效率,计算不同隔板间距和二氧化碳驱油效率的步骤为, S301,不断增加隔板数量,隔板在分舱注二氧化碳开采物理模型等间距布置,建立不同隔板间距的计算模型为, , 其中,li为不同隔板间距,单位为m;L为分舱注二氧化碳开采物理模型的长度,单位为m;i为隔板的数量,单位为个; S302,通过分舱注二氧化碳开采物理模型,进行分舱注二氧化碳驱油实验,记录不同隔板间距下累计驱油量和见气时间,同时计算二氧化碳驱油效率,建立二氧化碳驱油效率的计算模型, , 其中,Ro为二氧化碳驱油效率,单位为%;Voi为i块隔板累计驱油量,单位为m3;Bo为原油体积系数,单位为无量纲量;L为分舱注二氧化碳开采物理模型的长度,单位为m;D为分舱注二氧化碳开采物理模型的宽度,单位为m;H为分舱注二氧化碳开采物理模型的高度,单位为m;P为分舱注二氧化碳开采物理模型的总孔隙度,单位为%;Soi为初始含油饱和度,单位为%; S400,无隔板进行注二氧化碳驱油,二氧化碳注入后沿着物性好的区域快速突进,加入隔板后,二氧化碳不能突破隔板,沿着隔板之间的舱室均匀推进,建立不同隔板间距与二氧化碳驱油效率和见气时间的关系图版,随着隔板数量的增加,隔板间距缩短,二氧化碳驱油效率和见气时间逐渐增加,当隔板间距≤lm时,二氧化碳驱油效率增长幅度小于2%,确定隔板间距lm为物理模型分舱注二氧化碳最优隔板间距; S500,在实验条件下,得到分舱注二氧化碳开采物理模型的最优隔板间距,通过相似准则,能够确定实际现场生产的页岩油藏分舱注二氧化碳最优隔板间距, , 其中,lz为现场生产的最优隔板间距,单位为m;lm为分舱注二氧化碳开采物理模型的最优隔板间距,单位为m;L为分舱注二氧化碳开采物理模型的长度,单位为m;Lz为现场生产水平井的长度,单位为m。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其通讯地址为:610500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8号西南石油大学;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