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卓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汪厚俊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南京卓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跨设备自适应RFID扫描识别的推荐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20258017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8-01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510718659.9,技术领域涉及:G06K7/10;该发明授权一种跨设备自适应RFID扫描识别的推荐方法是由汪厚俊;李宜函;王淼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5-05-30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跨设备自适应RFID扫描识别的推荐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设备自适应RFID扫描识别的推荐方法,用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构建并利用RFID扫描设备特性模型,对RFID扫描设备分析,得到RFID扫描设备的特性识别结果;基于RFID扫描设备的特性识别结果,结合参数调整策略,得到RFID扫描设备的最优扫描参数;利用RFID扫描设备的最优扫描参数,对RFID标签进行扫描,得到RFID扫描设备的扫描效果;根据RFID扫描设备特性和扫描效果,构建智能化RFID扫描识别推荐模型;将扫描相关需求输入智能化RFID扫描识别推荐模型,得到扫描推荐结果。本发明能够优化扫描策略,实现更高的识别准确率和RFID扫描技术的跨设备自适应应用。
本发明授权一种跨设备自适应RFID扫描识别的推荐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跨设备自适应RFID扫描识别的推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S1、构建并利用RFID扫描设备特性模型,对RFID扫描设备进行分析,得到RFID扫描设备的特性识别结果; S2、基于RFID扫描设备的特性识别结果,匹配RFID扫描设备对应扫描模块算法,结合参数调整策略,得到RFID扫描设备的最优扫描参数; S3、利用RFID扫描设备的最优扫描参数和扫描模块算法,对RFID标签进行扫描,得到RFID扫描设备的扫描效果; S4、根据RFID扫描设备特性和扫描效果,构建智能化RFID扫描识别推荐模型;将扫描相关需求输入智能化RFID扫描识别推荐模型,得到智能化扫描推荐结果; 所述S2包括: S23、利用参数调整策略,根据RFID扫描设备的特性识别结果,动态调整RFID扫描设备的扫描参数,得到RFID扫描设备的最优扫描参数; 所述S23包括: S231、基于性能评估函数,评估不同扫描参数设置对应RFID扫描设备的扫描性能,得到扫描性能评估结果; 所述基于性能评估函数,评估不同扫描参数设置对应RFID扫描设备的扫描性能,得到扫描性能评估结果之后还包括: S232、根据扫描性能评估结果,利用优化算法,结合约束优化算法,对RFID扫描设备的扫描参数进行优化; S233、重复步骤S2231-S232,直至得到RFID扫描设备的最优扫描参数; 所述性能评估函数的表达式为: ; 式中,Performance表示计算得出的所有性能指标的汇总结果;m表示所有性能指标的总数;SubPerformancei表示RFID扫描设备中第i项性能指标的函数;P表示当前状态下RFID扫描设备包含所有特征属性的扫描参数集合;C表示目标状态下RFID扫描设备包含所有特征属性的扫描参数集合; 所述优化算法的表达式为: ; 式中,Optimized表示优化算法函数;n表示各项特征属性的总数量;Pr表示计算RFID扫描设备TagRead的成功概率;Pi表示当前状态下RFID扫描设备第i项特征属性的扫描参数;Ci表示目标状态下RFID扫描设备第i项特征属性的扫描参数;P表示当前状态下RFID扫描设备包含所有特征属性的扫描参数集合;C表示目标状态下RFID扫描设备包含所有特征属性的扫描参数集合; 所述约束优化算法的表达式为: ; 式中,s.t.表示限制当前优化后的扫描参数不允许超过允许的扫描参数值范围;表示优化后RFID扫描设备包含所有特征属性的扫描参数集合;表示优化后第i项特征属性的扫描参数值;Rangei表示RFID扫描设备的第i项特征属性的参数值域范围;Optimized表示优化算法函数;P表示当前状态下RFID扫描设备特征属性集合;C表示目标状态下RFID扫描设备特征属性集合。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南京卓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大周路32号D2北1822-990室;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