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理工大学张耀中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西安理工大学申请的专利一种氧化石墨烯-聚酰胺导电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6272440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7-29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310381694.7,技术领域涉及:B01D71/62;该发明授权一种氧化石墨烯-聚酰胺导电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是由张耀中;刘雨晴;杨鹤云;曹昕;郑兴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3-04-11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氧化石墨烯-聚酰胺导电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烯‑聚酰胺导电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得到的氧化石墨烯‑聚酰胺导电复合膜结构由不锈钢基材、聚吡咯中间层以及掺杂氧化石墨烯的聚酰胺复合而成,聚吡咯中间层调节了基材的导电性以及孔隙的结构和分布;功能层选用掺杂氧化石墨烯的聚酰胺,使得其整体结构的亲水性大大提升,并且氧化石墨烯的堆叠形成的狭缝结构有利于水的传输以及增大胶束的跨膜难度,提升选择性,利用低能耗的超滤膜分离技术实现对于复杂乳化液的高效分离,以现有废水通过导电膜的表面,通过“尺寸筛分”以及“电荷效应”对废水中的乳化液滴以及无机盐离子进行截留,对污染物进行去除,处理复杂乳化液时,操作便捷、能耗低并且处理效率高。
本发明授权一种氧化石墨烯-聚酰胺导电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氧化石墨烯-聚酰胺导电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金属基材预处理,将孔径为0.1μm粉末压制烧结为1mm厚的不锈钢基材,使用水砂纸对不锈钢基材单侧反复打磨,进行抛光处理,使用纳米胶带对未抛光一侧进行密封处理,抛光处理的一侧为不锈钢基材前侧,未抛光处理的一侧为不锈钢基材后侧; 步骤2,制备导电中间层聚吡咯,取吡咯单体和98%硫酸配置1L的聚合液,使用电化学工作站三电极体系伏安循环法进行电化学聚合,使用氯化银作为参比电极,不锈钢基材作为工作电极,铂片用做对电极,设置工作电压范围为-0.2-1.1V,扫描速度为0.05Vs,扫描圈数为90圈;将步骤1处理后的不锈钢基材放入聚合液中,不锈钢基材前侧面朝铂片放置,进行电化学聚合吡咯,生成聚吡咯中间层牢固附着于不锈钢基材前侧,取出后去除基材后侧的密封纳米胶带,用去离子水冲洗不锈钢基材表面未完全反应的聚合物颗粒,并置于烘箱中烘干; 步骤3,制备改性聚酰胺功能层,具体做法: 步骤3.1,将4g哌嗪、3g无机盐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作为界面聚合的水相溶液,将0.8g均苯三甲酰氯溶于100ml正己烷中,作为界面聚合的有机相溶液,配置0.1mgmL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备用; 步骤3.2,将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不锈钢基材浸没在水相溶液中,超声10min排除内部气泡,使其内部被水相溶液浸满,取出后将不锈钢基材前侧朝上置于平板上,使用橡胶辊排除不锈钢基材表面水分; 步骤3.3,取0.1mgmL氧化石墨烯分散液10ml装入电动纳米喷壶正对不锈钢基材前侧进行喷涂,从上至下,从左到右反复喷涂两个循环,单块不锈钢基材消耗10ml氧化石墨烯溶液; 步骤3.4,取15ml的有机相溶液装入电动纳米喷壶继续对不锈钢基材前侧进行喷涂覆盖,按照从上至下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循环喷涂,单块不锈钢基材消耗15ml有机相溶液; 步骤3.5,将不锈钢基材放置在架子上,进行界面聚合1min,使用正己烷溶液对不锈钢基材前侧表面进行冲洗,然后将其放入烘箱,烘箱温度80℃,进行固化,得到氧化石墨烯-聚酰胺导电复合膜。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其通讯地址为:710048 陕西省西安市金花南路5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