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王发玲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中南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防治线性地下结构边缘路基差异沉降的结构及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1677006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7-15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010449807.9,技术领域涉及:E02D29/045;该发明授权一种防治线性地下结构边缘路基差异沉降的结构及方法是由王发玲;郭运;龙晓东;冉锦绣;李子优;程莉;赵昀;张亮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0-05-25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防治线性地下结构边缘路基差异沉降的结构及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线性地下结构边缘路基差异沉降的结构及方法,在基坑支护桩上设置钢筋混凝土冠梁,冠梁上设置钢筋混凝土搭板,搭板一端与冠梁通过预留钢筋连接,另一端置于路基上方,形成刚柔过渡段的路基。在地下结构内预留注浆孔,注浆孔位于支护桩之间的空隙处,注浆管可伸到搭板下方注浆,避免路基沉降后管底脱空造成断板。搭板之间的拼缝下方设置枕梁,避免搭板沿着纵向发生错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钢筋混凝土搭板与土工格栅的结合,形成了过渡结构,使路基不会产生突变的差异沉降,避免道路产生横向和纵向裂缝,造价远低于道路全断面进行预制管桩、水泥搅拌桩或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处理,在软土地区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适用性。
本发明授权一种防治线性地下结构边缘路基差异沉降的结构及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防治线性地下结构边缘路基差异沉降的方法,采用一种防治线性地下结构边缘路基差异沉降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基坑支护桩(1)、冠梁(2)、钢筋混凝土搭板(3)、注浆孔(4)、注浆管(5)、土工格栅(6)和某一线性地下结构(8); 在竖直布置的基坑支护桩(1)的顶端搭接有冠梁(2),冠梁(2)上设置钢筋混凝土搭板(3);所述钢筋混凝土搭板(3)布置于路基上,其中一端搭接在所述冠梁(2)顶端;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搭板(3)与所述冠梁(2)搭接处上方的填土内铺设有数层土工格栅(6); 在某一线性地下结构(8)内预留注浆孔(4),注浆孔(4)布置于相邻基坑支护桩(1)之间的空隙内;注浆管(5)的一端插入注浆孔(4)内,另一端插入所述钢筋混凝土搭板(3)的下方;当钢筋混凝土搭板(3)的底部出现掏空时,该注浆管(5)进行注浆; 所述钢筋混凝土搭板(3)通过预留钢筋与所述冠梁(2)顶端相连接; 该结构还包括枕梁(7),所述枕梁(7)设置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搭板(3)之间的拼缝处下方; 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搭板(3)与所述冠梁搭接处上方两侧2m~4m范围内铺设有两层土工格栅(6);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钢筋混凝土搭板(3)和某一线性地下结构(8)上方的地面开挖至冠梁(2)顶面高程; S2:施工基坑支护桩(1),浇筑冠梁(2)和支撑结构; S3:在基坑支护桩(1)顶端浇筑冠梁(2)和支撑结构强度达到工程设计值后,开挖基坑至工程设计高程; S4:施工某一线性地下结构(8),并在该某一线性地下结构(8)的侧墙顶部的腋角处,预留注浆孔(4); S5:回填基坑并施工钢筋混凝土搭板(3); S6:回填钢筋混凝土搭板(3)和所述某一线性地下结构(8)上方的路基,铺设数层土工格栅(6),然后压实所述土工格栅(6)至工程设计压实度; S7:施工某一线性地下结构(8)上方的路面结构及附属构筑物; S8:当钢筋混凝土搭板(3)的底部出现掏空时,通过所述某一线性地下结构(8)上预留的注浆孔(4),插入注浆管(5)进行注浆,防止出现钢筋混凝土搭板(3)的底部脱空导致该钢筋混凝土搭板(3)断板而造成路面沉降的情况。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中南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18号(老20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