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江天电气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申泓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河北江天电气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易燃易爆危险品运输车辆液氮智能防灭火装置及运输车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3018727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7-08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110427832.1,技术领域涉及:A62C3/07;该发明授权易燃易爆危险品运输车辆液氮智能防灭火装置及运输车是由申泓;申婧雯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1-04-21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易燃易爆危险品运输车辆液氮智能防灭火装置及运输车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易燃易爆危险品运输车辆液氮智能防灭火装置及运输车,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品运输车辆防护技术领域,液氮智能防灭火装置包括检测机构、液氮机构和防撞缓冲机构,通过检测机构检测罐体的外表温度和检测作用于罐体上的压力,判定是否执行液氮机构,液氮机构可将罐体周围以高压状态液氮气流包裹隔离,使温度迅速下降,阻断燃点隔绝燃烧条件,通过液氮机构和防撞缓冲机构综合功用,在外力冲撞倾覆作用下最大限度保护罐体不受损伤泄漏,运输车包括车辆本体和上述液氮智能防灭火装置。本发明提供的易燃易爆危险品运输车辆液氮智能防灭火装置,也可在易燃易爆危险品静态储存罐体容器中应用,以防止恶性事故继续扩大危害,降低安全隐患。
本发明授权易燃易爆危险品运输车辆液氮智能防灭火装置及运输车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易燃易爆危险品运输车辆液氮智能防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机构,设于用于盛放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罐体的前、后端,用于检测外界作用于罐体上的冲撞压力和检测罐体温度,所述检测机构上可预设罐体所受冲撞压力和预设罐体温度的限定范围; 液氮机构,设于罐体上端,与所述检测机构连接,所述液氮机构与用于运输罐体的运输车上自备的压缩空气系统并联连接,所述液氮机构内的液氮借助于所述压缩空气系统气压向罐体上推送,并进入到罐体单层与外装铠甲之间半密闭空间里,进而液氮形成冰气层包围罐体单层并实现自救,短时间改变罐体温度、阻断燃烧高温膨胀形成的爆炸条件,所述液氮机构的运行受控于所述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探测的罐体温度和冲撞压力在限定范围内时,所述检测机构命令所述液氮机构运行;以及 防撞缓冲机构,设于运输车上或罐体上,用于防护罐体在运输中被冲撞、缓冲作用于罐体上的扭曲力和惯性力;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 压力感应器,设于罐体前、后端,用于探测作用于罐体上的冲撞压力; 温度感应器,为多个且均布设于罐体上端,用于检测罐体温度;以及 仪表自控箱,内置有直流锂电电源、PLC采集数据与执行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压力感应器和所述温度感应器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压力感应器和所述温度感应器的信号,在所述执行控制系统上可设置罐体所受冲压压力和预设罐体温度的限定范围,所述执行控制系统可控制所述液氮机构运行; 所述液氮机构包括: 架体,设于运输车上且位于罐体周边,用于固定包裹罐体; 液氮储罐,内存储有液氮,设于架体顶部; 液氮控制阀,设于所述液氮储罐的液氮输出导管上,与所述仪表自控箱连接且受控于所述仪表自控箱,所述液氮输出导管还并联连通所述压缩空气系统,原车载自配的压缩空气作为推引辅助液氮输送,可推送液氮到罐体各部位,所述液氮控制阀开启后,所述液氮储罐内的液氮向所述液氮输出导管上输出,液氮本身压力并借助所述压缩空气系统输出气压均衡向罐体各区域输送; 压缩空气电磁阀,设于所述压缩空气系统与所述液氮输出导管之间,用于开启控制和协助伴送所述压缩空气系统向所述液氮输出导管上输送;以及 混合气输送组件,一端与所述液氮输出导管的出口连通、另一端为自由端且位于罐体单层与保温层之间,用于向半密闭空间内输送液氮气流; 所述防撞缓冲机构包括: 前惯性压力缓冲机构,设于罐体前端面中部,用于缓冲作用于罐体前端的压力;以及 后惯性压力缓冲机构,设于罐体后端面中部,用于缓冲作用于罐体后端的压力; 运输车车架上固定设有轨道,所述轨道沿罐体前后长度方向设置,罐体底端设有用于与所述轨道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轨道通过锁紧件固定在车架上,所述滑块通过锁紧件固定在罐体底端,所述轨道上设有防脱组件,所述防脱组件用于防止罐体从所述轨道上滑脱。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河北江天电气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056000 河北省邯郸市开发区世纪大街19号办公楼三楼;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