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蒋敏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申请的专利一种用于冷原子干涉陀螺的多通道快速射频序列产生装置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5543014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7-08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211242376.4,技术领域涉及:G06F1/03;该发明授权一种用于冷原子干涉陀螺的多通道快速射频序列产生装置是由蒋敏;鲁思滨;李润兵;姚战伟;李少康;李杨;孙川;王谨;詹明生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2-10-11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用于冷原子干涉陀螺的多通道快速射频序列产生装置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冷原子干涉陀螺的多通道快速射频序列产生装置,属于量子传感技术领域。包括逻辑控制模块、射频信号产生模块、时钟分配模块、USB转RS232模块、三维冷却光时序产生模块、拉曼光时序产生模块、回泵光时序产生模块、淬灭光时序产生模块及二维冷却光时序产生模块。通过将实现原子干涉所需要的射频信号信息全部写入DDS芯片内部寄存器,克服了在干涉时序发生过程中需要对DDS芯片重新配置才能改变射频信号参数的缺点,在约两百纳秒时间内可实现射频频率的快速切换。通过FPGA控制8片DDS芯片,实现8路射频信号输出。在利用DDS单频或RAM模式调制射频频率时,利用DRG模式可同时调制射频幅度或相位。
本发明授权一种用于冷原子干涉陀螺的多通道快速射频序列产生装置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用于冷原子干涉陀螺的多通道快速射频序列产生装置,包括逻辑控制模块0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射频信号产生模块07和拉曼光时序产生模块16,逻辑控制模块06包括FPGA, 拉曼光时序产生模块16用于保存拉曼光时序配置参数并将拉曼光时序配置参数转换成第一DDS芯片的内部寄存器配置值,拉曼光时序的生成具体包括频率生成步骤和相位扫描步骤: 频率生成步骤:当FPGA检测到外部输入的射频时序产生触发信号02的上升沿时,使用第一个单频Profile寄存器包含的频率信息调制射频信号f11,驱动AOM关闭激光场并维持T11时间,当T11时间定时结束时,使用第二个单频Profile寄存器包含的频率信息产生原子选态激光脉冲所需要的射频信号f12并维持T12时间,当T12时间定时结束时,使用第一个单频Profile寄存器包含的频率信息关闭激光场并维持T13时间,当T13时间定时结束时,使用第三个单频Profile寄存器包含的频率信息产生π2激光脉冲所需要的射频信号f13并维持T14时间,当T14时间定时结束时,使用第一个单频Profile寄存器包含的频率信息关闭激光场并维持T15时间,当T15时间定时结束时,使用第四个单频Profile寄存器包含的频率信息产生π激光脉冲所需要的射频信号f14并维持T16时间,当T16时间定时结束时,使用第一个单频Profile寄存器包含的频率信息关闭激光场并维持T17时间,当T17时间定时结束时,使用第五个单频Profile寄存器包含的频率信息产生第二个π2激光脉冲所需要的射频信号f15并维持T18时间,上述T11时间~T18时间均为设定时间,分别由定时器进行定时, 相位扫描步骤:在上述T17定时结束时刻的前时间段将第一DDS芯片的DRCTL管脚置1启动射频信号的相位扫描,其中,为相位步进,Δt为与相位步进对应的步进时间,当经过n×Δt时间后,将第一DDS芯片的DRHOLD管脚置1,其中n为相位步进次数,第一DDS芯片产生的射频信号的相位值变为在T18时间段内第二个π2激光脉冲的相位值变为当第二个π2激光脉冲结束时,将第一DDS芯片的DRCTL管脚和第一DDS芯片的DRHOLD管脚都置0,开始反向扫描第一DDS芯片产生的射频信号的相位,当经过时间段后,第一DDS芯片产生的射频信号的相位减至0弧度,重复频率生成步骤和相位扫描步骤,直到当第二个π2激光脉冲逐步扫描完2π相位后,获得一个完整的干涉条纹。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其通讯地址为:430071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小洪山西30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