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发北京航科发动机控制系统科技有限公司郭同月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中国航发北京航科发动机控制系统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航空发动机燃油控制装置双重卸荷槽轴承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6085253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7-08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211462492.7,技术领域涉及:F04C15/00;该发明授权一种航空发动机燃油控制装置双重卸荷槽轴承是由郭同月;胡守信;高达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2-11-17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航空发动机燃油控制装置双重卸荷槽轴承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是一种具有非对称式双重卸荷槽的轴承,该轴承采用非对称的双卸荷槽结构,该种双卸荷槽设计在现有手册中没有可以遵循的具体方法,本发明技术方案是参照齿轮泵齿轮啮合运动的具体过程,创新性地提出了解决困油压力的途径,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双卸荷槽的设计是可行的,对比常规卸荷槽的实际效果更好。该种双卸荷槽的设计是在深入分析卸荷槽对于齿轮泵腔内流场的影响的基础上,考虑到动态载荷、控制压力摆振及噪声而设计提出的。
本发明授权一种航空发动机燃油控制装置双重卸荷槽轴承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具有非对称式双重卸荷槽的轴承,该轴承安装在齿轮泵内,在轴承内壁1与齿轮相对的两侧加工有对称的卸荷槽,其特征在于:加工在轴承内壁1上的卸荷槽分布在齿轮中心连线2的中心垂直面3的两侧,每一侧分布两个卸荷槽,两侧的卸荷槽相向设置并为非对称式,以下以轴承内壁1的一侧为例对该非对称式双重卸荷槽形状、结构及位置进行说明: 上述齿轮中右侧齿轮为主动齿轮,逆时针旋转,推动左侧的从动齿轮顺时针旋转,所述卸荷槽均为弧形槽,沿齿轮中心的相同圆周半径排列,卸荷槽内缘至齿轮中心的半径均为R1,卸荷槽的外缘至齿轮中心的半径均为R2,卸荷槽至齿轮中心的弧形角度均为a,相邻卸荷槽的侧边至齿轮中心的弧形角度均为b; 所述卸荷槽中,主动齿轮侧的轴承内壁1上的卸荷槽沿逆时针依次为卸荷槽Ⅱ、卸荷槽Ⅳ,从动齿轮侧的轴承内壁1上的卸荷槽沿顺时针依次为卸荷槽Ⅰ、卸荷槽Ⅲ,其中,卸荷槽Ⅰ沿齿轮中心看的右侧边与齿轮中心连线2重合,卸荷槽Ⅱ沿齿轮中心看的左侧边与齿轮中心连线2的夹角为c,且cb,上述参数中: 角度a按以下公式1计算: a=1.25×θ0公式1 式中:θ0=360z,z为齿轮的齿数; 角度b与齿轮的齿槽宽角度γ相等,即:b=γ,所述齿槽宽角度γ为齿槽两侧渐开线与齿轮基圆的两个交点连线齿轮中心夹角; 角度c按以下公式2计算: 式中:pn=πmcosα,m为齿轮的模数,α为齿轮的分度圆压力角; 卸荷槽内缘至齿轮中心的半径R1按以下公式3计算: R1=1.01~1.03rf公式3 式中:rf为齿轮的齿根圆半径; 卸荷槽外缘至齿轮中心的半径R2按以下公式4计算: R2=0.98~0.99D4公式4 式中:D定义为卸油啮合初径,其确定方法是将右侧的主动齿轮顺时针旋转,推动左侧的从动齿轮逆时针旋转,将两者的啮合线定义为虚拟啮合线,该虚拟啮合线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齿间出现封闭容积时的齿轮渐开线相交,该交点以从动齿轮的中心为对称点的直径,即为所述的卸油啮合初径D; 卸荷槽的深度h按以下公式5计算: h=0.5~1m公式5。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北京航科发动机控制系统科技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利祥路1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