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罗连潭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申请的专利一种基于优先级和多齿阈值配对的涡桨三参数测量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6202560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7-04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310193573.X,技术领域涉及:G01D5/244;该发明授权一种基于优先级和多齿阈值配对的涡桨三参数测量方法是由罗连潭;黄向华;张天宏;杨朝星;闵思凯;张孟伟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3-03-02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基于优先级和多齿阈值配对的涡桨三参数测量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优先级和多齿阈值配对的涡桨三参数测量方法,属于航空涡桨发动机控制领域。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如下:安装并调整音轮4、磁感探头5和信号处理模块6,所述音轮4耦接到螺旋桨上,所述磁感探头5能响应所述音轮4上的多个常规齿、第一标志齿2和第二标志齿3的通过而产生信号;在信号处理模块6上设置定频触发源,并硬件连接到输入捕获端,使得获取当前测量时刻事件升级为后台高优先级中断事件;利用多齿阈值序列配对方法,从信号中识别出特定延迟、相角参考时刻和预期延迟,来分别计算螺旋桨的桨距角、相角和转速。本发明利用后台中断的实时性提高获取时刻精度,并解决相角测量死区和多参数耦合干扰的问题,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实时性。
本发明授权一种基于优先级和多齿阈值配对的涡桨三参数测量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基于优先级和多齿阈值配对的涡桨三参数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安装并调整音轮4、磁感探头5和信号处理模块6,所述音轮4耦接到螺旋桨上,所述音轮4在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操作期间同螺旋桨变桨距系统一同旋转和轴向运动,所述磁感探头5固定到发动机静止部件上,和音轮4无接触安装,并能响应所述音轮4上的多个常规齿1、第一标志齿2和第二标志齿3的通过而产生信号,所述第一标志齿2和第二标志齿3成对称的“八”字型标志斜齿,所述信号处理模块6和磁感探头5线路连接; 步骤2:所述信号处理模块6处理磁感探头5产生的信号,调理成方波信号,方波信号接入输入捕获通道,并获取各个齿的到来时刻,定义预期延迟表示相邻的两个常规齿1的时间间隔,定义与所述第一标志齿2和第二标志齿3相关联的脉冲为第一特定脉冲和第二特定脉冲,且特定延迟为第一和第二特定脉冲的时间间隔,选第二标志齿3相邻的第一个常规齿1为相角参考时刻,并以此确定当前测量时刻相角参考位置相对磁感探头5的相角大小; 步骤3:利用一种基于后台高优先级中断事件的当前测量时刻获取方法,将前台的当前测量时刻获取事件升级为后台高优先级中断事件,从而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实时性; 步骤4:利用多齿阈值序列配对方法,从多个脉冲信号中实时识别出特定延迟、相角参考时刻和预期延迟,来分别计算螺旋桨的桨距、相角和转速,具体包括: 步骤41:当tk+4到来,即输入捕获中断被触发,当前时刻tt=tk+4,所存储k+4个方波边沿时刻从低位到高位开始换值; 步骤42:在换值完的同时,利用测周法计算预期延迟t=tk+3-t3k-1,在所存储的数据单元t0、t1、t2、…、ti-1…、tk+1、tk+2、tk+3中快速识别出由ti-1、、ti、ti+1、ti+2组成的配对序列,具体方法是从低位到高位的逐步配对,配对法则是多齿阈值序列配对方法,采用大小的比较运算,第一标志齿2和相邻常规齿的时间间隔,以及第二标志齿3和相邻常规齿的时间间隔都小于相邻的两个常规齿的时间间隔,即ti-ti-1<e·t和ti+2-ti+1<e·t,满足要求,就会结束配对,并更新相位参考上升沿时刻ti+2时刻,以及第一标志齿2和第二标志齿3的时间间隔ti+1-ti,当下一个上升沿到来时,返回步骤41;在tk+4和tk+3之间,当当前测量中断触发时,获取tt和最新标志齿i并进行三个参数的计算:桨距相角a=360·tt-ti+2tk+3-t3,转速NP=60tk+3-t3; 其中,音轮具有k个齿,标志齿斜角为信号处理模块6存储k+4个方波边沿时刻单元和当前测量时刻,ti表示第一标志齿2的上升沿时刻,ti+1表示第二标志齿3的上升沿时刻,ti+2表示相位参考上升沿时刻,tt表示当前测量时刻,tk+4表示还未到来的下一个上升沿时刻。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其通讯地址为:210016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御道街29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