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郝佳龙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申请的专利一种纳米离子探针冷冻样品台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9555715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7-04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510121651.4,技术领域涉及:G01N23/2204;该发明授权一种纳米离子探针冷冻样品台是由郝佳龙;杨蔚;胡森;田恒次;林杨挺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5-01-26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纳米离子探针冷冻样品台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申请涉及纳米离子探针领域,公开了一种纳米离子探针冷冻样品台,包括:冷冻样品组件,其包括冷冻样品托和冷冻样品架,所述冷冻样品架安装于冷冻样品托一面;常温样品组件,其包括常温样品托和常温样品架,所述常温样品架安装于常温样品托一面;基台,其一面的两侧分别与冷冻样品托和常温样品托连接,另有一面与样品台连接,且基台位于离子溅射腔内,所述离子溅射腔一侧连接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内部安装有用于对冷冻样品组件降温的制冷组件。本发明通过制冷组件的作用,将低温高效传递至冷冻样品托,使得样品冷冻至固体状态。因此,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液体包裹体和生物医学切片样品的高精度原位分析。
本发明授权一种纳米离子探针冷冻样品台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纳米离子探针冷冻样品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冻样品组件5,其包括冷冻样品托51和冷冻样品架52,所述冷冻样品架52安装于冷冻样品托51一面; 常温样品组件6,其包括常温样品托61和常温样品架62,所述常温样品架62安装于常温样品托61一面; 基台7,其一面的两侧分别与冷冻样品托51和常温样品托61连接,另有一面与样品台8连接,且基台7位于离子溅射腔1内,所述离子溅射腔1一侧连接有法兰盘2,所述法兰盘2内部安装有用于对冷冻样品组件5降温的制冷组件; 所述制冷组件包括有液氮冷阱4、导热铜带9和液氮杜瓦3,所述液氮冷阱4安装于法兰盘2内,所述导热铜带9一端连接有导热块10,另一端连接有氮化铝陶瓷块11,所述导热块10与液氮冷阱4连接,所述氮化铝陶瓷块11与冷冻样品托51连接,所述液氮杜瓦3与法兰盘2连通; 所述冷冻样品托51和冷冻样品架52均设置为紫铜材质; 所述样品台8内部设置有高压桥接线13,所述高压桥接线13两端均贯穿基台7后分别与冷冻样品托51和常温样品托61相连接; 所述离子溅射腔1外壁安装有导线12,所述导线12与高压桥接线13相连接; 所述离子溅射腔1外壁还安装有马达14,所述马达14通过传输杆与样品台8连接; 所述法兰盘2中部连通有穿仓法兰15,用于向离子溅射腔1加压和读取离子溅射腔1内样品的温度; 所述离子溅射腔1一端与一次离子源腔板阀连通,另一端与二次离子检测腔板阀连通; 所述样品台8活动设置于离子溅射腔1内,一次离子从离子溅射腔1远离法兰盘2一侧进入离子溅射腔1内; 使用时,通过液氮杜瓦3将液氮的低温传递至导热块10,随后通过导热铜带9和氮化铝陶瓷块11将低温传递至冷冻样品托51,进而对冷冻样品架52内的样品进行冷冻,使其成为固体;随后一次离子从离子溅射腔1远离法兰盘2的一侧进入离子溅射腔1;此时驱动马达14带动传输杆运转,此时传输杆带动移动样品台8移动进而带动冷冻样品组件5和常温样品组件6移动,从而带动样品移动实现对样品的逐点轰击;而溅射出的二次离子通过质谱仪检测,实现对非固体样品的原位分析; 通过导热块10、导热铜带9和氮化铝陶瓷块11的协同作用,可以对液体包裹体和生物医学切片进行冷冻,待其成为固体后即可利用离子源冲击进行样品分析;通过导线12将高压桥接线13供电,以确保冷冻样品托51和常温样品托61电势相同;在使用铯离子源时,加-8000V高压;在使用氧离子源时,加+8000V高压,从而确保在不同类型离子源下高压环境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当不需要分析冷冻样品时,可将冷冻样品组件5作为真空冷阱使用,具体操作如下:将普通常温样品放置于常温样品架62上,启动液氮冷阱4以提高离子溅射腔1的真空性能;此时,制冷组件仍保持工作状态,但不对样品进行冷冻,仅作为真空冷阱使用。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其通讯地址为: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