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四川大学郭鑫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恭喜四川大学申请的专利一种具有韧性的控压阀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9957692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6-27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510436093.0,技术领域涉及:F16K1/36;该发明授权一种具有韧性的控压阀是由郭鑫;徐晓铭;赵武;张凯;杨晟杰;农崇瀚;杨明悦;黄泽川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5-04-09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具有韧性的控压阀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韧性的控压阀,涉及阀门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控压阀在出现阀杆断裂故障时无法自行修复调控功能的问题。该控压阀通过设置主要由联动组件、卡环套和卡爪组件构成的阀杆韧性结构,当阀杆断裂时,阀芯组件因失去阀杆的直接牵拉作用会向下掉落并带动卡环套和卡扣下移,卡环套下移至消除韧性间隙时会暂时将阀芯组件拉住,此时卡扣与对应卡爪上的卡孔正相对;同时,由于卡环套下移使得卡爪脱离卡环部的限制并受卡爪弹簧驱动径向收拢,进而卡孔可朝向卡扣运动并与之配合形成卡扣连接,从而可由阀杆韧性结构接替断裂的阀杆向阀芯组件传递调控作用力,实现阀门调控功能的自修复。
本发明授权一种具有韧性的控压阀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具有韧性的控压阀,包括具有顶口的阀体(100)、设置在顶口处的阀盖(200)、设置在阀体(100)内的阀芯组件(300)、穿过阀盖(200)设置且下端与阀芯组件(300)相连的阀杆(4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杆韧性结构(500); 阀体(100)内设有竖阀腔和阀座(103),阀座(103)将竖阀腔分隔为上部的控流腔(101)和下部的缓冲腔(102);缓冲腔(102)从下至上依次分为盲腔段(1021)、前腔段(1022)、配合段(1023)和过渡段(1024),配合段(1023)的横截面尺寸小于前腔段(1022)的横截面尺寸并小于过渡段(1024)的横截面尺寸;阀体(100)的侧部设有进流口(104),以及与控流腔(101)相连通的出流口(105);阀体(100)的顶口由竖阀腔向上贯通至阀体(100)的顶面形成; 阀芯组件(300)设置在竖阀腔中,并与阀座(103)密封接触;阀芯组件(300)包括上半阀芯(310)、下半阀芯(320)、内阀芯(330)和压力弹簧(340);上半阀芯(310)设置在控流腔(101)中,并与阀座(103)配合;下半阀芯(320)包括设置在过渡段(1024)中并与上半阀芯(310)的下端相连的下半阀芯主体(321),以及连接在下半阀芯主体(321)下端并与盲腔段(1021)和配合段(1023)滑动配合的下半阀芯支柱(322);下半阀芯主体(321)与过渡段(1024)的壁面之间形成第一阀芯环隙腔,下半阀芯主体(321)的内部设有由至少三个倒锥台形腔同轴连接形成的倒塔形内腔(3211),下半阀芯主体(321)的上部设有将倒塔形内腔(3211)与第一阀芯环隙腔连通的第一阀芯出流孔(3212);下半阀芯支柱(322)与前腔段(1022)的壁面之间形成第二阀芯环隙腔,进流口(104)与第二阀芯环隙腔相连通,下半阀芯支柱(322)具有内腔且其上设有与第二阀芯环隙腔连通的阀芯进流孔(3221)以及与配合段(1023)相对应的第二阀芯出流孔(3222);内阀芯(330)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倒塔形内腔(3211)中,内阀芯(330)具有与倒塔形内腔(3211)的各个倒锥台形腔一一对应的倒锥台结构;压力弹簧(340)设置在内阀芯(330)与上半阀芯(310)之间并处于压缩状态,以使彼此对应的倒锥台结构与倒锥台形腔的底部斜面密封接触; 其中,内阀芯(330)能够响应流体压力与压力弹簧(340)弹力的平衡进行升降运动,形成以下多级调节状态: 初始状态:内阀芯(330)密封倒塔形内腔(3211),第二阀芯出流孔(3222)闭合,阀芯进流孔(3221)与第二阀芯环隙腔连通; 第一级调节状态:流体压力使内阀芯(330)克服压力弹簧(340)的弹力抬升,彼此对应的倒锥台结构与倒锥台形腔的底部斜面之间留出过流间隙形成多级迷宫腔道,流体流经多级迷宫腔道分流降压后通过第一阀芯出流孔(3212)流入第一阀芯环隙腔; 第二级调节状态:流体使过渡段(1024)压力逐渐升高,当达到预设压力时,流体推动上半阀芯(310)带动阀芯组件(300)整体上移,进流口(104)与出流口(105)连通,同时第二阀芯出流孔(3222)位置上移,流体从第一阀芯出流孔(3212)和第二阀芯出流孔(3222)混合流出; 第三级调节状态:当流体压力继续增大时,第二阀芯出流孔(3222)完全打开,阀芯组件(300)继续上升,阀芯进流孔(3221)上移且开度逐渐减小,流体通路平缓地缩减; 过压保护状态:当流体压力过大时,阀芯组件(300)继续被抬升,阀芯进流孔(3221)上移至配合段(1023)被完全封闭住,截断流体通路进入过压保护状态; 阀杆(400)竖直设置,其能够带动阀芯组件(300)沿竖阀腔的轴向运动,以使进流口(104)与出流口(105)在连通状态与截断状态之间切换; 阀杆韧性结构(500)包括联动组件、卡环套(530)和卡爪组件; 联动组件套设在阀盖(200)上侧的阀杆(400)杆段上,并能够与阀杆(400)联动; 卡环套(530)套设在阀杆(400)外,其下端与阀芯组件(300)相连接,其上端为处于联动组件内部的卡环部(531),卡环部(531)与联动组件的内底面之间存在韧性间隙(501); 卡爪组件为两个并对称于阀杆(400)设置,卡爪组件包括卡爪(541)、密封滑块(542)、卡扣(543)和卡爪弹簧(544);卡爪(541)穿过阀盖(200)设置,并可沿阀盖(200)的径向运动;密封滑块(542)设置在卡爪(541)上并与阀盖(200)滑动配合,使卡爪(541)与阀盖(200)之间形成活动密封;卡爪(541)的下端设有卡孔(5411),卡扣(543)设置在上半阀芯(310)的侧部并与卡孔(5411)上侧的卡爪部位相对应;卡爪(541)的上端穿入联动组件内部,卡爪弹簧(544)设置在联动组件内并使卡爪(541)的上端与卡环部(531)抵接,且卡爪(541)与卡环部(531)相抵接部位的高度小于等于韧性间隙(501)的宽度; 当阀杆(400)断裂时,阀芯组件(300)掉落并带动卡环套(530)和卡扣(543)下移,卡爪(541)脱离卡环部(531)的限制并受卡爪弹簧(544)驱动径向收拢,可使卡孔(5411)朝向卡扣(543)运动并与之配合。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其通讯地址为:610065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一环路南一段24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