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杨宗佶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申请的专利基于振动传感器的泥石流动力学参数的监测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4964708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6-24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210471984.6,技术领域涉及:G01M10/00;该发明授权基于振动传感器的泥石流动力学参数的监测方法是由杨宗佶;李德华;庞博;刘刚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2-04-29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基于振动传感器的泥石流动力学参数的监测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振动传感器的泥石流动力学参数的监测方法,基于振动传感器,以泥石流振动的振幅、频率、持续时间和振动波形形状及其他现象的振动特征为基准,提出了对泥石流发生时间、历时、规模、流量及移动速度等动力学参数的监测方法。以指数函数近似波形的上升部分,建立相关系数与泥石流发生设定的阈值之间的关系来判断泥石流发生,并辅以振动强度和持续时间两种检测基准判定,提高精度。通过振动波形估计泥石流历时和移动速度,以泥石流振动加速度与流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推算泥石流流量及规模,进而实现实时判断现场发生泥石流的危险性,使泥石流的监测预警体制和应急避险体制更加完善。
本发明授权基于振动传感器的泥石流动力学参数的监测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基于振动传感器的泥石流动力学参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现场地质勘查确定可能发生泥石流的区域,选定监测点位置,制定监测方案; 步骤2:开展实时监测站点建设及传感器埋设安装,并实现实时监测,并将数据传输和存储到控制中心; 步骤3:对观测到的泥石流诱发的振动波形的上升形状进行指数函数拟合,辅以振动强度和持续时间两种检测基准监测;对泥石流振动加速度与流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推算泥石流流量及规模,通过振动波形估计泥石流历时和移动速度,进行计算、展示和存储; 具体按照如下方法: 1振动波形的上升形状进行指数函数拟合 振动波形的上升形状拟合到用指数函数描绘的曲线上,通过评价其适用性即相关系数来判断泥石流的发生;近似的公式如下所示: Y=b*expat1 其中Y:振动的上升形状,a、b:拟合得到的系数,t:时间,秒; 传感器内部还设置了基于振动振幅及其持续时间的监测算法;超过预先设定的振动阈值和持续时间时,判定泥石流发生; 2通过振动波形计算泥石流历时和移动速度 假设泥石流的先端为点震源,振动的距离衰减由式2表示,式3是式2的变形; p:距离d的振动幅度gal、p':在距离d′远处的位置的基准振动的幅度gal,α:地基内部衰减常数、d、d′:与振动源的距离m,n:几何衰减常数; 用公式2中的“d:与振动源的距离”来反映泥石流的移动速度;当泥石流龙头向流通区离振动传感器最近位置逼近时,结果得到式4、5; Pb:距离Db远的位置上的振动的大小gal,P:距离D的位置上的振动的大小gal,Db:泥石流和振动传感器的距离米,D′:泥石流和A点的距离米,D:振动传感器和A点的距离米,t:时间s,V:泥石流的移动速度ms; 当泥石流龙头运动位置远离流通区距振动传感器最近位置后,等式5的D′-Vt替换为等式7; t′:泥石流最接近振动传感器所需的时间,设泥石流最接近振动传感器的时间为0; 振动的持续时间与泥石流的持续时间大致相同,因此从振动波形的形状来估计泥石流的持续时间; 3泥石流振动加速度与流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推算泥石流流量及规模 根据经验公式,将波峰加速度设为x,波峰流量设为y,则 y=2.93*x-10238 关于泥石流的规模可通过振动加速度的振幅Aat在相同时间带上的积分值估算;以下式求出振动加速度的振幅Aat在相同时间带上的积分值; t1为开始时间,t2为终点时间; 根据经验公式,设流体体积为y,IA为x,则可估算流体体积,其关系式为: y=1.39x-17410 步骤4:控制中心根据计算结果,对比评价指标,确定泥石流危害性等级。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其通讯地址为: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9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