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拖动滑块完成拼图
个人中心

预订订单
服务订单
发布专利 发布成果 人才入驻 发布商标 发布需求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龙图腾公众号
首页 专利交易 IP管家助手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国际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利喜报 > 俊富非织造材料有限公司梁龙获国家专利权

俊富非织造材料有限公司梁龙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俊富非织造材料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可降解聚丙烯纺熔无纺布的制备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6623366B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6-17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310718035.8,技术领域涉及:D04H1/544;该发明授权一种可降解聚丙烯纺熔无纺布的制备方法是由梁龙;宋凯;马向阳;彭文忠;冉令超;高红柱;唐恭凤;张凯能;焦枢栋;董强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3-06-16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一种可降解聚丙烯纺熔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降解聚丙烯纺熔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属于非织布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氧化降解母粒,制备柔软母粒,制备s层纺丝,制备m层纺丝,热轧、分切;所述制备柔软母粒,将马来酸酐的丙酮溶液、聚乳酸、过氧化二异丙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钠加入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后,将丙酮完全挥发,然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第一次熔融挤出,第一次熔融挤出结束后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与芥酸酰胺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第二次熔融挤出,第二次熔融挤出结束后得到柔软母粒;本发明能够实现聚丙烯纺熔无纺布的可生物降解,以及提高聚丙烯纺熔无纺布的柔软性的同时,提高聚丙烯纺熔无纺布的强度、耐紫外线性、耐高温性。

本发明授权一种可降解聚丙烯纺熔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可降解聚丙烯纺熔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备氧化降解母粒,制备柔软母粒,制备s层纺丝,制备m层纺丝,热轧、分切; 所述制备氧化降解母粒,将竹纤维、苎麻纤维分别粉碎至300-500目后,按照重量比为8-10:1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纤维;将混合纤维、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丙烯酸、水混合后,在35-40℃下搅拌,加入单宁酸、海藻酸钠,搅拌,将温度升高至50-55℃,继续搅拌,然后将搅拌速度提高,边搅拌边滴加过硫酸铵水溶液,滴加结束后继续搅拌,然后置于60-65℃下静置后进行冷冻干燥,冷冻干燥结束得到水凝胶粉;将水凝胶粉、氯化锌、锐钛型二氧化钛、盐酸多巴胺混合后进行球磨,球磨结束得到改性水凝胶粉;将聚乳酸、改性水凝胶粉、壳聚糖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切粒,得到氧化降解母粒; 所述制备柔软母粒,将马来酸酐的丙酮溶液、聚乳酸、过氧化二异丙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钠加入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后,将丙酮完全挥发,然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第一次熔融挤出,第一次熔融挤出结束后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与芥酸酰胺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第二次熔融挤出,第二次熔融挤出结束后得到柔软母粒; 所述制备s层纺丝,将聚丙烯、高熔融指数聚丙烯、PE-PP嵌段共聚物、氧化降解母粒、柔软母粒、白色母粒按照重量比为75-80:5-8:18-20:8-10:1-1.5:1.5-2.5加入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熔融挤出后进行熔体计量、模头喷丝和牵伸处理,得到s层纺丝; 所述制备m层纺丝,将高熔融指数聚丙烯与氧化降解母粒按照重量比为90-95:5-10加入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熔融挤出后进行熔体计量、模头喷丝和牵伸处理,得到m层纺丝; 所述制备m层纺丝中,所述高熔融指数聚丙烯在230℃、2.16kg下的MFR为800-1500g10min; 所述热轧、分切,将s层纺丝和m层纺丝进行分丝铺网,自上而下分别为s层、s层、m层、m层、s层,铺网结束后同时进行热轧处理和加湿处理,热轧和加湿处理结束后进行烘干、卷绕、分切,得到可降解聚丙烯纺熔无纺布; 所述热轧、分切中,所述热轧处理中的花辊温度为140-155℃,光辊温度为135-150℃,网带速度为450-600mmin,热轧压力为70-100daNcm。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俊富非织造材料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261205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宝通街6446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