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张宗杰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申请的专利一种基于接触式传感器的机组失能状态监测系统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7508616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6-17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311493231.6,技术领域涉及:B64D45/00;该发明授权一种基于接触式传感器的机组失能状态监测系统是由张宗杰;张宝辉;高成志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3-11-09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基于接触式传感器的机组失能状态监测系统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属于驾驶舱飞行机组健康状态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接触式传感器的机组失能状态监测系统,包括可穿戴式手腕传感器、可穿戴式胸带传感器、座椅压力传感器、数据同步模块、智能计算平台、语音采集与识别模块和状态告警模块。本发明通过接触式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及算法,可实现对飞行员ECG心电信号、PPG血容脉搏信号、SPO2血氧饱和度信号、SKT皮肤温度信号和HR心率信号的精确监测与分析,实现了对飞行机组失能状态的实时监测,提高了单一飞行员驾驶模式的安全性。
本发明授权一种基于接触式传感器的机组失能状态监测系统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基于接触式传感器的机组失能状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穿戴式手腕传感器、可穿戴式胸带传感器、座椅压力传感器、数据同步模块、智能计算平台、语音采集与识别模块和状态告警模块,其中: 可穿戴式手腕传感器,用于采集飞行员生理参数,并将采集的生理参数数据通过无线方式实时发送至数据同步模块; 可穿戴式胸带传感器,用于采集飞行员生理参数,并将采集的生理参数数据通过无线方式实时发送至数据同步模块; 座椅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飞行员人体压力分布信号,并将采集的人体压力分布信号数据通过无线方式实时发送至数据同步模块; 数据同步模块,用于接收可穿戴式手腕传感器、可穿戴式胸带传感器发送的飞行员生理参数数据和座椅压力传感器发送的人体压力分布信号数据,并对各传感器发送的数据进行数据同步,实现多传感器数据的同步采集; 智能计算平台,用于实时接收数据同步模块同步处理后的飞行员生理参数数据和人体压力分布数据,并部署机组失能状态监测模型,输出机组失能状态至状态告警模块;智能计算平台与语音采集与识别模块交联,接收飞行员语音信息,用于飞行员主动汇报自身状态及当系统监测到机组失能时二次确认飞行员状态; 语音采集与识别模块,用于采集主动报告信息、识别飞行员主动报告信息及二次语音信息的确认,并将识别后的信息发送至智能计算平台; 状态告警模块,接收智能计算平台输出的机组失能状态信息,并对飞行员失能状态产生告警信息; 其中:可穿戴式手腕传感器所采集的生理参数包括PPG血容脉搏信号、SPO2血氧饱和度信号、SKT皮肤温度信号和HR心率信号; 所述语音采集与识别模块由语音麦克风阵列和人工智能语音识别软件组成; 可穿戴式胸带传感器所采集的生理参数包括ECG心电信号、RESP呼吸信号、RPM呼吸率信号和HR心率信号; 所述接触式传感器的机组失能状态监测系统基于以下步骤系统判断飞行员是否处于失能状态: S1:对生理参数数据进行采集后进行特征指标提取与数据归一化,具体包括:根据心电信号、血容脉搏信号和心率信号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包括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及非线性分析三种分析方法并提取特征指标参数;根据呼吸信号进行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并提取特征指标参数;对提取的生理参数特征值进行数据归一化; S2:根据生理参数特征值提取结果以及血氧饱和度参数、皮肤温度参数以及同步采集的座椅压力分布数据并进行数据标注,形成数据集,将数据集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 S3:构建AI机组失能状态识别深度学习网络,并基于训练集和测试集进行训练和测试,得到训练好的AI机组失能状态识别模型; S4:若AI机组失能状态识别模型判断机组发生失能,在状态告警模块发出视觉及听觉告警信息,并在显示单元弹出飞行员二次状态确认页面,根据飞行员能力实时接收飞行员语音信息及触摸反馈信息,二次确认飞行员状态,若飞行员状态正常,消除视觉及听觉告警信息,若否,确认飞行员失能,向机组及地面运行支持发送飞行员失能信息。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其通讯地址为:471026 河南省洛阳市王城大道696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